人们形容女人对男人的期待,会有这种:要骗就骗我一辈子。
深究骗的心理结构,我没那能力,大概皮毛的认知是:人的期待投射到谎言与假象,并把它当做真实看待。由此,得到一种满足。
这种满足,脆弱,封闭,不堪一击,皆因:现实艰难。
现实给予不了的,现实吝于实现的,一辈子都没戏的,谎言来补偿。
人的灵魂,是这般的奇特,对虚无之物的认可,有时候甚于现实,所以,这世界才有着那许多盛行的谎言。
《人类简史》里写过,其实相信虚构之物,是人类得以搭建文明的基础。我们相信一张纸可以换钱,因而有了货币,相信一个螺丝钉可以组装出飞机,有了人类庞大复杂的分工,相信契约、相信神、相信价值、相信艺术,皆为虚无之物,日积月累有了动物所不能有的文明。
而这又构成了每个人的人生。在平凡的生命里,我们要接受、消化的虚构概念数不胜数。我们要被撩动的情感如同汪洋大海,能够撩动情感的物象也是恒河沙数,例如电影这样的虚假之物,却赢得我们的眼泪,甚至改变我们的人生。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被教育诚实。视诚实为我的荣誉。但是时间推进,我发现现实中的谎言多得数都数不清。于是,变得愤怒,厌烦,也变得痛苦。自问人生为什么是这样的?
但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了谎言的妙处。它可以化解一场尴尬,改变一件事的走向,可以赢得欢乐,可以获得奖赏。于是,在最喜欢说谎的年纪,我也说过不少的谎话。从开始内疚,到后来习以为常,进而发现——谎言的真实,的确比真实有时候更容易被人接受。
而接受——是来自内心的渴望。
这种恶魔一般的念头,是在我少年时期长久盘踞着我。
人的脆弱、盲目、日常念头里潜动的需要,在谎言面前,都服帖了。
直到很久之后,我才开始意识到,谎言中最为辛苦的是说谎者。要改变一个世界的秩序,得需要另外一种不存在的真相。那么,真实与虚假的分别,终究要靠自己去厘清和界定,去推翻和重建。
这真是一个大工程,也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而当人生越往后,我便越发现,我们如同被提前设置好的机器人,天生对某些东西趋之若鹜。一旦有人摁下这个按钮,我们无不感到巨大的温馨与满足。这东西,即便只是假象,我们依旧为之兴奋。
于是,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活在另外一个人的谎言里。
那来自于人生路上的失落和执念,是谎言能够直抵人心的原因。
我们所期待和热衷的,都生长着谎言的种子。
新世纪以来,从韩寒的作假、到淘宝的售假、从相机的美颜、到手术刀的整容,从转基因打假、到电影票房造假,从大学教育的滑坡,到房地产泡沫的破碎——旺盛的欲望,造就旺盛的假象。
已经快成了飞速发展的时代的一个缩影。
在这样的谎言丛生的时代里,我也免不了跟自己说几句看着特别像谎言的话——
在我18岁的时候,我跟自己说,我是战无不胜的。
在我20岁的时候,我跟自己说,没准我是天才。
在我25岁的时候,我跟自己说,没准我能成功。
在我30岁的时候,我跟自己说,我好像马上要牛逼了。
岁月就这么过去三十多年,我跟自己说过的这些让自己挺舒服的话,伴随着人生的平庸,已经渐渐被证明为是错觉、自以为是、短浅、自不量力等等。
但是,归根结底,我,我们还是要靠这些不太靠谱的自我认知活下去。
只不过,回头能看到这些可笑的错觉,也铺设着我接近真实的某种可能。
人性是泥沙俱下的思绪和欲望,也是有着各种结构性BUG的不完善版本,父母教育的错误,人生体验的偏差,人格的破坏,更别说经济与大环境的变动。
活着何其艰难。
催眠自己能够战胜困难,早已经是心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谎言和自欺,有着它存在的合理性。
但是——即便如此,留在我心里还是有某种声音,厌恶虚假,渴望真实。如果量子力学的平行时空存在,每一个谎言的出现,是否其实在改变着平行时空的另外一端?(甚至带来灾祸?)
每一个谎言构筑的意念,是否也跟尾气一样有着某种之量,正在让地球不看重负
每一个谎言在宇宙中的流动,是否正在推进着宇宙的不断膨胀,走向灭亡?
每一个说谎者要承担的沉重,是否因为谎言和真话的能量其实是相悖的,说谎会受到真实能量的反击和惩罚?
甚至——我们活着,也是一种自我催眠。我们只不过是走进一场琳琅满目的秀场,按照倒计时的方式被时光带走。
活着,遮盖着时间的无情流动,将我们带进生命的终点。
也许。
也许,宇宙就是开始于一句真话。而黑洞,则是一句谎言。
或者,相反。
也许,现在是真实,明天是谎言。
所以,活在当下。
但也许,“现在”是假象,明天才是真实。
那么,还是活在未来。
即便未来也不过是一个个被定义为“我的人生”的“1+1+1+1+1……=0”的瞬间。
一个个标注在日历里的瞬间。
在时光里闪烁着鼓起,继而破灭的泡沫。
也许——泡沫也有着泡沫的真实,即便谁也不知道这真实的意义为何。
毕竟一个个瞬间伸向了永远看不到的最远的未来.
2019年已经过去近1/6。
一个个瞬间,正在岁月的身后摇曳着光彩逝去。
最后,珍视永远的未来吧——这是我们在这宇宙中活着的必选项。
来源:微信公众号长疯街(changfeng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