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文的《龙票》是对官商道路的否定。
这本书的情节,没有摆脱同类题材故事败落、崛起、再败落的固有套路,这种结构在《大宅门》、《乔家大院》等影视作品中也有体现。
不同之处在于,主人公身为商人却与政权有着过多联系,可以说是生于政权、兴于政权、败于政权。
1龙票的由来
龙票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关外同明军作战时,因向内地汉人暗中购置军需,在又无法通兑的情况下以大清至尊的身份发放的一种信誉凭证。
这个时候是明朝末年,商人逐利而勾结外国,其行为是丑化的。这些人,却在明亡清兴后,成为新朝的功臣。一张龙票,可以是叛国通敌的证据,也可以是世袭罔替的凭证。这是书中的一处伏笔。
2书中的几种关系
龙票后来被商人利用,成为紧俏且实用的政治资本。祁子俊几次涉险,都借此化险为夷。他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当做护身符时刻带在身上。
从人物形象上来看,分为这几类:商人、权贵、其他人(主要是太平天国的官员)。这几类人构成了几种关系:商人与官员间的相互勾结、相互利用,两种政权之间的相互斗争。显然,官商勾结和相互利用着墨最多,是书中的主要关系。
换个角度来看,龙票是清政府给富商们的信物,也是两者关系亲密的凭证。这种亲密的关系,在两者实力差距不是太大的情况下,是有可能维系的。明末,清政府的财政实力羸弱,不足以调动关内的资本,富商们就成为撬动供需平衡的杠杆。
这种关系的建立既要靠清政府的背书,也要靠商人们迷失的价值观。商人是逐利而生的,明朝给不了的会向清朝要,清朝给不了的会向太平天国要,这是书中的一条隐线。
政府中的权贵是政府的代言人,他们的另一个角色是有血有肉的自然人。会有人应该有的感情和性格,权贵间的斗争会殃及周围的人,祁子俊是权贵斗争的牺牲品,这是书中的另一条线。
围绕着主人公一生的团结与斗争,先后出现四个女人,麒麟格格、关素梅、润玉和席慕筠,她们分别是贵族、商人、没落士绅和新女性的另一种代言。祁子俊与她们的家族或事业之间的利益关系,被巧妙的转化到与她们四人的关系上。
先是贵族的格格,祁子俊一代的兴衰两端以及其间的左右逢源,都与这位格格及其兄长恭亲王所代表的权贵有关。其资本的积累靠的是在各级官员之间游走,利用和被利用同时存在,过关斩将,结果是走到了最后,在游戏通关之前被干掉。
席慕筠是新女性的代表,追求理想以及理想破灭后的无奈。看似在天国的政治活动中游刃有余,实则不能左右大局,她是改革的初探者,因而作者给同行的春官丞相自杀了结,而给了席出走海外的结局。她反映了商人对改革的一点期待,结果是不了了之。
3必然的结局
书中的主题,在于最后一章的狱中对话。政权需要的是佣人,而不是伙伴。可以代缴练饷,可以换取盐引,甚至于为敌人采买军火,但不能危及权贵的地位,在挑动瑞王和恭王的内斗时就应该想到,自己的命运就是锁在抽屉里的一堆奏章。它可以虽是拿捏你的脾性,也可以决定你的生死。
范蠡和吕不韦的例子恰是商人对归宿的两种选择:迎难而上和知难而退。两条路子,两种命运。妄图用权力欲和金钱相互转化,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有可能。疯狂的权利欲望,带来的只会是覆灭,祁氏最后的覆灭是必然的。历经大起大落,却没有大彻大悟,商人的悟性终究不如权贵。
权势是不能分享的,正如书中所言:大树底下,寸草不生。
这也是作者尽力想要阐明的,官商必然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