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说,七年就是一辈子。
我认为,七天就是一次自我迭代。
我会把我每七天习得和践行的概念分享出来,一方面在大学里丢了做笔记的习惯,想把它找回来,另一方面想和更多的人一起从积累走向实践。
下面是我这七天在生活实践中的几个体会:
1.百分之百的安全感可能是最大的枷锁
如果你学习某一项技能长时间停留在某一个水平,那么你不妨反思一下,是不是因为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所导致的。我拿游泳举个简单的例子,学过游泳的人都知道,初学者有一个门槛必须得跨过,只有跨过这个门槛,才能开始学习游泳。这个门槛就是“漂”,漂就是闭气把身体没在水里,不做任何动作,让身体自己浮起来。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需要放弃一部分安全感的事。一旦你放弃了这部分安全感,一种打开游泳世界的大门的感觉在心底升起。
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长期地观察、思考。也就是说,第一,我们要明白,有些事情做不好的原因在于我们本能的追求安全感;第二,主动放弃一部分安全感,事情说不定就会出现转机。
这七天里,我是怎么体会到这个道理的呢。那和我的两项运动有关——轮滑和跆拳道。轮滑的练习上我学会了弓步转弯。我就这样描述吧,弓步转弯的难点在于转弯的时候你的身体必须向你转弯方向的内侧倒,或者向前滑行的时候,身体倒向一侧进行转弯。重点在于“倒”,出于追求安全感的本能,大部分人把其他动作做得非常完美,但是因为不敢“倒”,所以怎么练习也都学不会了。当我分析出了这是对安全感的追求在从中作梗的时候,我很理性的抛开了这部分安全感,于是我率先学会了,也因此更喜欢轮滑了。还有令我开心的是,我入门了跆拳道后旋踢这个动作,之前学了很久都没有真正掌握。这周的训练中我发现了原因:在后旋踢的旋转过程中,我会本能的给旋转方向一个反扭力,这样的结果就是我总是不能完全转过来。我身体本能的追求安全感,竟然成了阻碍。接下来的练习中,我试着控制这个身体本能的行为,直接旋转过来,果然感觉就对了。
百分之百的安全感可能是最大的枷锁,在学习某个技能上是这样的,坚持实践,在各方面打破这个枷锁。
2.自学有时候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昨天在群里看到这样一段分享“有点能力的人,都有一点自学的气概,往往自己觉得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力,学习某项技能应该不费力,其实聪明的人在做事情之前都会思考,如何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好的结果?”这段文字就是我多年自学气概的精炼的总结啊!
先给自学气概下个定义吧。自学气概就是认为自己有点能力的人,觉得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力学习某项技能应该毫不费力,并且心里产生一种完成一个伟大壮举的感觉。在有点能力的人眼里,自学好像更值得骄傲,自学不但能弥补不跟别人学的遗漏,还能产生一种自豪感。可惜自学气概大多数时候并没有让我们习得某个技能,而且还经常被我们用来当做各种各样的借口。
自学气概被用来当做不跟别人学习的借口。在大学里逃课的人,一大部分都是认为自己可以后来自学这门课的人。大多数情形时这样的,明明是自己不集中或者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也就是跟别人学),我们会心里颠倒的觉得老师讲的不好,没照顾到我的情况,干脆不听了,自己自学去,我就不信自己学不好了!于是拿出笔记本,想想写下自己的自学计划,列了满满一大篇,一种仿佛正在完成一个伟大壮举的感觉油然而生。从自学气概哪里获得满足感后,继续拿起手机玩,反正我要自学,这节课不听也没关系。这些显然是自欺欺人,这样的自学会被一拖再拖,不断列出安慰自己的自学计划,直到最后期限到来。
自学气概会降低我们对自己的要求。“这项技能是我自学的,能这样就不错了”“没考过就没考过吧,反正是自己自学的”“我是自己学的,他们是别人教的,有差距也很正常啊”。这些话说出来的时候,证明我们已经忘了,当初要自学就是为了和别人一样好啊。
可是现在不是都鼓励自学嘛,那到底要不要自学呢?我觉得有两个判断标准:一 如果你是因为自学气概自学,那就不要自学了;二 如何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好的结果?这应该是判断自学还是跟别人学的主要依据。
3.别人不积极,还是你不会带动
第一次深刻理解“带动”是在胡越老师(南京一家教育公司首席讲师)的西点执行力的课上,胡老师说,一个团队执行力的提升就是领导者带动能力的提高,换个角度来说就是,谁能带动你,你就“追随”谁。我恍然大悟,原来原因都在“我”身上啊。主动是需要带动的,热情是需要点燃的。团队成员不积极不能成为能否把事情做好的判据,领导者的带动能力才是评判的关键。
我一直跟别人说,学校里组织太僵化了,成员积极性不好,活动的执行也差,所以我成立了独立于团委等学校组织管辖的1314铺子。我在学校的组织在世界读书日的一场活动由我负责策划,我对活动的实施是没有信心的,主要是担心成员的积极性问题。当我意识到不能怪成员的积极性,而应该主动去带动的时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是我组织了线上的头脑风暴,率先发言,主动交流····当大家看到你的努力并产生共同认同的时候,就会主动加入进来,那便是带动了。
4.马上行动
必须要马上行动,因为:有一个不错的想法或创意的时候,如果不去马上行动,各种恐惧都会来临。这就是我不吝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的原因,因为能够马上行动的人太少了,一旦没有马上行动,随着时间推移,就会产生怀疑,就会胡思乱想,就会开始不相信,各种恐惧都会来袭。
想法和创意以及要做出改变的决定,光用本子记下来是远远不够的。用本子记下来是害怕忘记,但是如果不去马上行动,再次看你记下来的东西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怀疑了。回过头来翻翻自己本子里记下来的东西,有很多已经看不懂了,还有很多让自己叹息,那些没本子的,我就不知道说啥了。就像我昨天晚上看书的时候突然想到两个好点子:做一个概率书单,统计某一本书被哪些人那些书提及;做一个微信文章的分类配图,这样可以节省不少写推送的时候找图的时间。我马上把这两点写在本子上,回去之后马上就开始行动了,我知道我今天不马上做出来,就永远做不出来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的时候,我想对有着拖延症的人会有一些帮助。
5.好好说话太重要了
把策划发给团委老师,她回了一句“挺全面的!”觉得自己得到了肯定,开心的屁颠屁颠的。到了办公室,挨了批才知道策划她不满意,写得太大了,要具体点。顿时我觉得老师说话真有艺术,确实挺全面的,那个叹号用的也是很逼真的。
再举一个例子,是我和我女朋友的故事。五一约好了去玩的,昨天她和我商量想要五一去参加一个比赛,反复几句,我同意了。最后我想给这件事加个总结。于是我连发了两条消息:
“我不限制你”
“你也别限制我”
完了,我想表达的是,我们不相互限制,这种状态挺好的,这一说好像我有什么事似的。接下来我就不多讲了,托大家的福,写这篇文章之前已经和好了。
我真的会说话吗?语不惊人死不休算是会说话吗?像林黛玉那样不凡文采但是没有温度的说话算是会说话吗?
到底会不会好好说话,我们自己心里是知道的。好好说话真的太重要了,我要像个孩子一样学会好好说话。
这些就是我的第一个七天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