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12
文by:小黎猫
最近在看《小王子》时,有这样一句话吸引了我,它说:这些大人们就爱数字。
当我读到这里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很懵,就继续往下读:“你对大人们讲你的一个新朋友时,他们从来不像你提出一个实质性问题。他们从来不问:‘他说话声音怎么样?喜爱什么游戏?是否收集蝴蝶标本?’他们却问你:‘他多大?弟兄几个?体重多少?他父亲挣多少钱?’他们认为这样才算了解朋友。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到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一幢漂亮的房子,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么好。你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惊叫:‘多漂亮的房子!’”读到这里,我终于知道大人们爱的数字是什么了。
难道衡量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的标准就是这些所谓的数字吗?当别人说这些数字的时候你一点点反应都没有吗?还是说你自己本身也是这样判断一个人的?
数字,仅仅是一个符号,用一个虚幻的事物去给一个具体的实物做标准,这样的标准又有何实意?试想一下,假如所有的事物都变成了数字。
过年回家给父母介绍男朋友时,直接讲有没有车子房子钞票子就好了,不用说什么相识相恋的甜蜜过程,还有请女朋友吃饭,先看去的餐厅是几星级的和那菜单上的价格是不是四位数的,还有送的衣服和礼物,多么直截了当,真是省时省力又省心,可这样忽略了真情缺乏了幸福感的物质真的有意义吗?
曾经有看到过“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的言论,朋友圈也经常会晒吃晒喝晒包包之类的,究其根本都是和“钱”有关,似乎口袋里钱的数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我不否认这样的标准是错的,但是如果忽略了其本质上的内容,就真的需要重新审视了。
朋友圈里出现这些数字,它仅仅是一个代号,不用去在意这些,虚荣和真情是一眼就可以分辨出的。
小黎猫,我有我的逆态度
作者介绍:小黎猫,在校大学生,爱文字爱学习爱运动,一个正在奋进学习英语的小菇凉。
微信ID:xiaolimao512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