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这给受欺负的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灵伤害。我小的时候,也受到过大孩子的欺负。我们家是从外地迁过来的,被当地人称为“外来户”。整个村子我们家是唯一的外姓,其余都姓田或者姓王。
我爸妈一贯行事低调,我们跟别人家孩子磨牙打架,若对方来告状或者闹到见家长的地步,爸妈必会先把我们揍一顿,然后跟对方赔不是。事后教导我们不要惹事,这里是别人的地盘,你闷头读书就好了。我们兄妹几个慢慢就不再“惹事”了,很多时候选择忍气吞声。
我三弟性格特别躁,偏偏不听爸妈的话。大概是读小学三年级那年,三弟的一位本地姓田的同学总想欺负他,后来因为一件小事矛盾终于爆发,双方互有推搡,但最终没有引发打架。放学后小田跑去跟爷爷告状。老田一听生气了:我们姓田的什么时候受过别人的气?更何况还是外来户!
晚饭后,老田带着孙子来我家兴师问罪。我爸妈一看这架势,赶紧把三弟喊出来一顿批评,批评完叫三弟给小田赔不是。三弟太不识相,不但不认错,还据理力争。我爸妈更加来气,几乎要上来打三弟了。三弟坚决不道歉,一脸不服气地站在那里。
小田见有爷爷撑腰,我爸妈也服软了,觉得自己占了上风,突然走上前打了三弟一拳。令他没想到的是三弟立即回敬一拳,小田大为吃惊,又打三弟一拳,三弟再回一拳。如此三个回合,小田没占到半点便宜,委屈得放声大哭。
老田激动了,一老一少跟着我爸妈一起指责三弟。眼看要动手了,左邻右舍闻讯赶来。一看是孩子磨牙,纷纷劝老田:算了算了,为了小鬼的事犯不着。
老田虽然护孙子心切,但终究是懂事的人,见众人都来说和,也觉得为了孩子犯不着把事情闹大,对我们家一番警告后,带着孙子悻悻地走了。从那以后,小田再也没在学校挑衅过三弟。
我读初二那年,同学小甲爱欺负同学小乙。小丙是小甲的跟班,他的角色,除了狗仗人势、为虎作伥我想不出更恰当的词了。一天放学,小甲带着小丙在校门口拦住小乙。小甲用语言挑衅小乙,小丙则负责动手。小乙打不过就想溜,小丙上前截住去路,双方厮打在一起。小乙一低头看见地上有半块砖头。捡起砖头砸在小丙的头上……
结果是,小丙轻微脑震荡住院一星期。学校把家长叫到一起,医疗费三方均摊。小甲挑起事端被记大过;小丙动手打人性质恶劣被留校察看;小乙虽用砖头砸伤同学但属于自卫情有可原,被批评教育。这件事后,小甲和小丙再没欺负过小乙。
校园霸凌之所以会持续发生,正是因为第一次发生的时候,受欺负者选择了忍气吞声,结果对方觉得你好欺负,更加肆无忌惮地欺负你。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教育孩子不要欺负别人,但也要告诉孩子,面对欺负应当奋起反抗,寄希望于老师出面主持公道是不现实的。
我儿子六岁了,我经常跟他说:你要学你三叔,如果有人欺负你,打得过就打回去,打不过就拿凳子往他头上砸。大不了老子赔点医疗费再道个歉,这总比我儿子被人欺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