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卫(三)

小餐馆的出菜速度很快,两人把茶沏好,酒满上,干净利落的老板娘便将点好的两个菜摆在两人中间。

“老样子吧,第一杯喝完,后边咱俩猜着喝,咋样!”郭老大笑着说。

“行,老样子就老样子。”老崔硬杠杠地回道。

在一起喝酒的次数多了,两个加起来一百多岁的老人谁也没服气过谁,但不管两个人谁喝到量,都会把酒瓶拧上,也没有谁过分劝酒,喝得死去活来。第一杯喝完,两个人开始划拳,吆五喝六的声音响彻整个餐馆的大堂。三个酒算一局,一般来三局会歇一歇,聊会儿天,聊完接着来。两个人喝酒又多少有点儿急性子,聊天的内容也是极其简单,多数是争论我喝了几个,你喝了几个,我赢了,你输了之类的,然后干杯把输得或者赢得酒给喝了,然后接着划拳。随着酒喝得越来越多,两个人的话也开始多起来,完全沉醉在两个人朦胧的世界里。

“在家过年,家里热闹吧?”老崔问。

“热闹啥,孩子今年在他丈母娘家过年,留我们两口子还有小闺女在家,小闺女十来岁,也不给我们说那么多话,我出去喝酒,家里那位出去打牌。”郭老大点支烟,深吸一口接着说:“过年炮也不让放,疫情也不让来回走动,窝在庄子里,一点年味没有。”

郭老大说罢摇摇头,端起酒杯嘬了一口小酒。老崔突然内心五味杂陈,一脸惆怅,轻轻用手拉了拉帽檐,低头端起酒杯就是一口。酒的辛辣刺激着老崔咧了咧嘴,口水从嘴角溢出。郭老大见状慌忙递纸,玩笑般责怪老崔喝得太猛。

好久,老崔调整好情绪说道:“知足吧!老婆孩子一家也算团圆。”

“年前说值班,过年不回家,我也是很不情愿的,可又有啥办法呢?”老崔又说:“我今年六十三了,老大闺女都四十了,儿子也三十八了,孩儿他娘六十那年没了。闺女女婿在北京上班,说那里有疫情,不让回来。儿子大学毕业后,工作一直也不稳定,买房娶媳妇后一直在城里住,三口人日子过得也拮据。今年倒是喊着让去城里过年,你也知道,老公公不比老婆子,在媳妇儿哪儿也不方便,我又觉得拘束,就拒绝了。”

两人端起酒杯碰杯后,各自喝上一口放下,郭老大默默地看着老崔,嘴里叼着的烟一明一暗无声地循环着,烟气或笔直,或弯曲,或打圈升腾至头顶后消失在空气中。

“老了,不中用了。”老崔叹了口气,压低声调继续说:“好像年轻时候也没有什么出息,倒不如趁干得动多干两年,发挥发挥余热。这过年了,我给儿子,闺女两家各打过去了五千块钱,让给孙子,外孙女买点吃的用的,女婿、儿媳妇儿也挺高兴,大年初一早早给我发视频拜年。足够了,足够了……”

盘中的青椒肉丝还有多半,那个花生米倒是下了不少。酒瓶中的酒已见底,趁酒劲还未完全上来,两人相互搀扶着颤颤巍巍地除了饭店,消失在无尽的黑夜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晨一起床,崔卫国就感觉右眼皮一直跳得厉害,“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他坐在床沿上把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情在脑子里回放了...
    梅庄主在梅庄阅读 3,422评论 0 5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 引子 2019年仲夏的一个午后,炙热的太阳烘...
    还能坚持读书阅读 10,494评论 125 546
  • 伴随着两声清脆的汽车鸣笛声,工厂的电动伸缩门缓缓打开,郭老大瞅着烟摇下那辆破旧的昌河面包车的车窗。待电动伸缩门打开...
    容措阅读 454评论 0 0
  • 农历正月尚未过完,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天色已开始朦胧下来,一阵东北风吹过,周身还是寒意簇簇。远处山顶上耸立的风力发...
    容措阅读 445评论 0 0
  • 我印象里,身边的老人们,总喜欢把一句话挂在嘴边:“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嘛,总得,自己学会适应生活!”...
    cf96731e55b0阅读 1,813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