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专家约翰·W·桑特洛克在《幼儿发展》一书的“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阶段”一节中说:“人类发展的模式是生理过程、认知过程、社会性情绪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生理发展过程主要指个体身体上的发展变化;认知发展过程是指个体思维、智力和语言水平的发展变化;社会情绪发展过程包括个体与他人关系的变化、情绪以及个性的发展”。“将发展的过程划分为生理、认知、社会情绪这三个过程只是为了论述和研究的方便。事实上这三个领域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幼儿的心理发展”。(《幼儿发展》第11版P13—P14),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
新生儿大脑的神经元连接状况可称为“疏松”,当幼儿发育到六岁左右时,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可称为“密集”。最后,大约在十岁以前,幼儿的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再度变得“疏松”,但这是经过了学习和建构了对世界的基本想象方式之后的疏松,故而,可称之为“间苗”(引自1998年出版的卡特所著《心智地图》英文版)。这样,幼儿大脑在六岁的时候,大约己经获得了超过成人大脑两倍的神经元数量。在其后的“间苗”期间,幼儿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这三类基本的、决定了人生命运的结构,就开始“定型”。除非发生特别深刻和震撼性的个人事件,这些基本结构不会有显着的改变。用中国民间流传着的看法表述,就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引自《思维的版图》(美)理查德德·尼斯贝特(中信出版市2006年2月第一版的汪丁丁〈脑与人生〉丛书总序)
儿童是“树苗”,他们需要我们的养育和保护。然而儿童的各种潜能的发展是我们不应忽视的,我们要提供环境与创造机会让他们的各种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儿童无论是个体和群体都有其独特性,我们要尊重和接受他们的独特性。他们具有童心、好奇心、想象力,我们要珍惜和爱护。他们也具备思维力,我们同样要引导和培养他们这种能力。
按照通常的“知情意”的分类,我将人的身体结构之外的人的意识结构分为认知结构、情感结构、意志行为结构。作为家长,首先的任务是将孩子的身体养得结结实实,健健康康。其次就是让孩子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诸方面,特别是在思维模式、情感体验、行为习惯上,有良好的发展。
在认知方面,特别是学习方面,中国现行的教育基本上是沿袭了中国传统的以知识记忆为主要特征的感性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是与中国的以统ー高考制度为核心的应试教育模式相匹配的,从现实角度看,有其合理性;但若从发展眼光看,其合理性则受到很大质疑,因为在这种教育下,建构知识所必需的逻辑理性思维受到了制约甚至被边缘化了,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如果作为家长,你的逻辑思维较强,不妨也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习惯,会有利于他们的学习的自觉性以及主动建构知识意识的形成,也会让他们在同伴中显得独特和出众,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情感方面,家长要特别重视,孩子在儿童时代某种“情结”的形成可能最能体现“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情结”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力和作用力持续时间长,影响深刻,影响程度也高。家长应该尽量创造ー个自然、轻松、自由、民主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对生活充满热情,让孩子懂得审美,善于审美,具有感恩他人和大自然的情怀。
在意志行为方面,主要是个人良好生活习惯和自我控制力的培养,比如不挑食,爱运动,延迟满足等。在社会行为方面,教育孩子不做违法的事情,以及建立起基本的道德底线,
例如,尊重他人,懂礼貌等。
做家长虽难也易 ,虽易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