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邀参加了首场“蜜友读书会”,共读的书籍是济群法师的《心,才是幸福的关键》,佛道禅师的言语总能直达内心,让人豁然开朗。
在欣赏了一段舒缓身心的香道表演之后,导读志愿者将大家引入共读的环节。共读的内容是:幸福要有福。
以前总看到春联“五福临门”,其实也没有具体搞清楚是哪五福。通过共读了解到五福指的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于我,前四者并未在内心激起涟漪。长寿并无需刻意追逐,善待身体,遵循时令作息、饮食、运动,护好这副躯体,它能使用到何时不可预测。
富贵也非急切能得到的东西。先做人再做事,规划好家庭财务,开流节源。衣食无忧之上,心的富足更是追求。
康宁是求内心的安宁。已经走过那段最动荡的心路,接纳当下的人与事,接纳当下的自己,心就变得平静。
好德是追求高尚的品德。当你明白“道德都是用来规范自己”,你会追求完善自身,而不是将道德作为工具用来捆绑他人。
对于善终,内心一直有执念。年过三十,总会经历至亲至爱之人的离开。而我所有心路开启的起点,也是父亲过世之时。
有人说,父母是挡在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道墙。所以,当父亲离世时,我确实有种直面死神的恐惧!为我们一家撑伞的人没了,我看着无助的母亲,意识到我并没有资格沉溺于悲伤中,我有责任为她撑伞。那是我成熟的瞬间,不再软弱,不再依赖,遇事不再逃避而想着解决问题。当我这样看待事情,我便由内而外散发出自己的力量。以前的自己,总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有时内心卑微到觉得世上少了一个自己也不会有任何影响,不知生命的意义在哪。而当我看清自身,我知道只要我存在于世间,至少对母亲,对孩子就是意义。当我活在每个当下,为他们付出爱,也得到反馈,生命的能量便一直流动。当我为他人传播一点知识,让他们受益,这就是生命的价值。所以,生命在何时结束,了无遗憾,这就是善终。
能无病无痛地离去,对家人对自己是最大的善终;若生命无法如愿,得经受病痛拖累子女,也能在年轻时未雨绸缪,至少减轻他们经济上的负担,这也是自己能做的最大的善终。
死亡其实是绕不过的话题。做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向死而生其实让人更懂珍惜当下。拾掇生命中的美好瞬间,串出喜乐的一生。当年老之时,有回忆可循,心就有了依靠。善始善终,做一个温暖的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