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年的后半段儿,一个学期的新开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抓开头。开头太重要了,万事开头难,如果把头开好了,后面就会很顺畅。
作为五年级的班主任老师,负责五六年级的语文课,提到语文无外乎听、说、读、写,那就在开头明确学习任务(听写、写字、阅读、回家作业)。本学期我这是这样安排语文课的,每节课的前5分钟时间听写昨天写的字词,写完之后,开始讲课,讲完课预留5分钟左右进行面批,课堂发言要有积极性,积极与否与周考评挂钩。
学生读书的时间分为早读前的课外阅读,早读,课堂读书,以及晚上自由读。早上来学之后不允许先交作业,作业要求在家都整理好,不允许到校拖沓时间,早上来学之后,就可以坐自己位置上读书,课内或课外都可以,预备铃响之后的10分钟时间交作业和自由活动。问题是怎样合理的将学生的阅读量量化呢?
从批改卷子的过程看来,学生的书写太重要了,开学之初就要紧抓写字,所有的语文作业必须用作文格类的本子来写,这样可以规范学生写字的格式,起码整齐规矩吧!田字格的字练起来,每天给学生挑选一部分字,并进行写字指导,当然老师不仅要给学生指导,自己也得加把劲儿练习写字,与学生一起成长,甚至要走到学生的前面,真正的让学生感受到你与学生同在,都在为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值得欣慰的一件事:我们班的大懒虫,每天来学都是踏着铃声或者就是迟到,所以这学期我专门把钥匙交给了这位同学,鼓励他抓紧时间多学习,努力紧追同学们,他答应的很好,但是第一天就迟到了,我来学之后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在教室外面放声读书,再一看,教室门的锁依然如故,我意识到懒虫来晚了,我赶紧叫了个学生把我的备用钥匙拿上去把教室门打开了。我进办公室后就在想:是不是我的想法不对,这样的方法可能不是很适合他,但我还是想再试试。于是,我进班开始布置早读任务,并及时表扬来学后自觉读书的同学,一人一枚奖章,已经7:50的,管钥匙的他还没来,我心急如焚,究竟怎么了?正当我望着大门的时候,看到他飞驰上楼,冲进教室,迅速的拿着书本,我专注的看着他,他瞬间脸红(皮肤白的很),或许他也意识到了自己没有完成老师给他分配的重任,寄予的希望。我把他叫到教室外面,问他是不是忘了什么,他自己说了一通,我大概知道孩子为什么来晚了,我就问他,明天早上呢?他立马保证绝不迟到,今天我到校之后立马去教室转了一圈,他今天非常棒,绝对是提前来的,这说明他完全可以做到不迟到,但自身的惰性让他越来越懒,更何况还没有人监督(爷爷奶奶带的),那么我就要做那个监督他的人,开学已经三天,每天我布置的家庭作业均及时完成。愿他可以继续坚持,当然,我肯定不能放松督促啊!
这就是进步,这就是新篇章,这就是希望,只要我们心存希望,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更何况我们还得走在他们的前面,引领,督促,共进。
以上的做法和想法,如果放在一年前,我想也没想过,更别说做了,但现在我感受到自己的思路在逐渐的清晰,愈来愈明白自己的责任,让我们共携手,齐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