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6茶之上者生烂石

摘要:对《茶经》“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我的理解是:同一山地、丘陵上,海拔越高的茶园出产的茶叶品质越好。


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

古人认为好茶成长如人的成长,需要艰苦环境的磨练。苏轼《病中夜读朱博士诗》诗云“崎岖烂石上,得此一寸芽”。茶之上者历经烂石恶劣环境的磨练,才能产出好的茶叶。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

唐代茶圣陆羽的传世之作《茶经》中有“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指在不同的地方生长的茶树,产出的茶叶品质有高下之分。这句话望文生义可以解读成:上等茶树长在烂石头上,中等茶树长在夹杂石块的土地上;下等茶树则长在黄土地上。

茶园在山上

气候寒冷的地方茶树无法生长,平原之地也不适宜种植茶叶。中国茶产地大多分布在南方海拔不太高、温度适中的山地、丘陵地区。

去过茶园的朋友不知是否注意到:茶园都分布在山地、丘陵上,茶园一般也称茶山。

这些山地、丘陵土地贫瘠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但山丘的沙质土排水好、矿物质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反而有利于茶树生长。

茶园的土壤

土壤是由岩石经各种风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成具有肥力的各种土壤。风、水以及重力慢慢把风化程度高的土壤带到山丘低处。因此,山顶岩石风化程度最低,山脚岩石风化程度最高。

烂石

烂石指靠近山顶、海拔高的茶园由于岩石风化程度较低,土壤中碎石含量高。这些茶园肥沃度低,但是矿物质含量更高、排水更好,因此茶树产量低但茶青质量最好。

栎壤

栎壤指在山坡上的茶园土壤砂粒多、粘性小,有机质和矿物质丰富,透水和透气性良好。这些茶园沙质土壤上的茶树根系发达,有利于茶树生长。

黄土

现代科学把土壤分成黄土、红土和黑土。黑土一般分布在寒冷的东北地区,那里气候条件下茶树无法生长。

南方的土壤大多为红土和黄土。红土粘性强且含水率高,不适合种植茶树。黄土土质疏松、透水性好,适合茶树生长,所以茶产区土壤均为黄土。

茶经中的“下者生黄土”应该是指种植山脚茶园黄土中基本没有沙砾,虽然排水性好,但是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比山顶和山坡上的茶园含量低。

越靠近山顶的茶园出产的茶品质越好

茶树要种植在排水良好的土地上,茶叶中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含量越高品质越好。从山顶到山脚的土壤中的沙石含量、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排水性都是从高到低递减,因此从高到低不同海拔茶园产出的茶青品质也逐次降低。

再者,山顶茶园由于山顶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产出的茶青品质也更高。

因此,我将“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这句话理解成:同一山地、丘陵上,海拔越高的茶园出产的茶叶品质越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中国茶类的大观园里,武夷茶天资禀异,气质卓绝,岩骨花香,绝代风华。可以这样说,武夷茶卓绝的气质来自大自然的无私...
    福茶之心阅读 1,669评论 0 6
  •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是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中国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9,187评论 0 7
  • 第二节 产茶环境 武夷岩茶质之优异,虽因茶树品种之优良与经营方法之合理化有以致之,但得天独厚之处仍属不少,举凡地势...
  • 1. 巨大钟盘上那只粗短的臂指向了数字“6”,笨钟随即沉重地敲了六下。空旷的会场里观众陆陆续续地入座,外面的寒夜渐...
    上好的鸡汤阅读 407评论 0 0
  •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而成龙、成凤的基础条件是良好的家庭氛围,因为家庭才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为此,要把...
    近视看客阅读 1,05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