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艾菲写的《终极提问: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非常多的思考。几乎每一段话都能让我想到很多事情,所以干脆写篇文章来讲讲我的思考与发现。
首先,文章中说,人一般都是在遇到了比较大的痛苦和挫折后,才会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的确,我是在婚姻受到挫败后才开始真正思考自己、思考人生的。当然这并不代表说我之前并不存在问题,问题一直都在,只是之前的我意识不到这些问题。在挫败发生后,我才开始了思考和反思。
然后,文章中说,还有一种情景也会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那就是:直面了生命的有限性。在这里,我把它理解为生理上的死亡以及心理上的死亡,而我是属于心理上的死亡,离婚给我带来的是内心世界的瞬间崩塌,所谓哀莫大于心死。而重塑内心的过程是艰难的,黑暗亦或是深渊,自认都有些许体会了。
后来,艾菲说“人生的意义就是要给自己的‘人生意义之杯’倾注你想要的东西,称之为‘建构’。
这点对我启发很大,的确,当我们内心乱成一团麻,理也理不开的时候,不如干脆推倒重来,这不就像是把“人生意义之杯”清空,然后再重新倾注,重新建构的过程吗?毕竟,我们每个人本来就是自由的,想往这个杯子里倒什么都由我们自己决定,只要我们觉得它是有意义的。
接下来就到了构建人生意义的环节,我的思考与发现就更多了......
— 1 —
方式一:自我实现
对于叔本华的“摆钟式人生”,我们都好理解,就是不停的满足自己的欲望,当欲望得到满足后,我们又会陷入无穷无尽的无聊。
所以,我们到底该去做些什么事情才不至于在“欲望”和“无聊”的钟摆间两头摇摆呢?
假如我们注意到了自己在各种情况下的快乐体验,就会知道当我们用自己擅长的东西去完成某项事情时,才是最快乐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成就感,这种快乐的感觉远大于我们在穿一件新衣、吃一顿大餐的时候。
当然这里也要说明一下,不是说穿新衣和吃大餐就不快乐,而是说,如果人生只有穿新衣和吃大餐,那肯定是不快乐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渴望成长的,都是渴望去探索自己潜能的。而随着全民素质的普遍提高,我觉得人生意义这个命题也将会有更多的人参与思考。
我发现,当我在画画的时候,自己是非常快乐的,我喜欢这种满足的感觉,画画是我从小就喜欢的事情,但后来却没坚持,原因有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受到外界太多影响,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从而忽略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记得,在当年挑选专业的时候我选择了设计,因为觉得设计能够“赚钱”,进而我联想到,生命中有太多选择都是没有遵从自己内心的,当我回想过去的时候,我发现我从来没有真正看到过自己,就像艾菲说的“欲望着别人的欲望”、“我从没一天做过我自己”。之所以思考过去,是为了寻找原因,而在找到原因后,我就要更好的专注于当下,切不可停留在过去的悔恨中。
关于如何找到自己擅长的,我觉得有句话可以作为参考:一件事情,你只要花一点力气就做的比别人好,那就是值得你去做的事。
对我来说,想要自我实现,就要首先找到我的天赋与热情,然后就是坚持。因为如果不能坚持下去,也是徒劳,在这期间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不管世界怎么变,我们要做的都是找到自己、坚守本心。这不容易,但我决心要去做。
在看艾菲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想,其实找到和坚持天赋与热情,既可以算作“自我实现”的部分,也可以属于“自我超越”的部分。
为什么?
因为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让自己的技能水平、工作能力、内心成熟度,都超过原来的自己,这不就是一种“超越”吗?
— 2 —
方式二:自我超越
我需要在哪些方面自我超越?
艾菲在文章中写“人是围绕着一系列困扰他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答案来规划其人生的”,而这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自我超越”的过程。
如果把这句话放到我自己的具体实例中来理解,就是这样的:
当我明确了我工作中的瓶颈是由于技能水平不够时,那我就需要去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以此来突破工作瓶颈,实现自我超越。
当我发现自己的心态总是不好时,就要找到原因去调节,以此改善不良心态。
当我发现自己还不够优秀时,就要找出自己觉得不足的地方,一一列出来,以轻重缓急的方式进行排列,逐个攻破,以此来实现整体的进步。比如,你希望自己可以更加自信、勇敢,希望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希望拥有良好的心态等。
在自我超越的过程中,文章中说“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也是获得人生意义的方式”,是的,有些苦难的确是会不可避免的降临到一部分人的身上,比如疫情,比如水灾,比如我离婚这件事。对于受难的人来说,内心重建和物质帮助是一样重要的。
而当我们把这些事情看成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后,好像就能释然很多,因为发生的已经发生了,我们只需专注于当下就好。而克服当前困难,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的这种过程,就是一种自我超越,这个过程中带给我们的各种体会也是我们生命中的宝贵财富,在这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学习到了什么?是否感受到真情实意?是否感受到人间冷暖?感受到万事万物不仅只有黑白?是否为自己的坚韧而感到自豪?……这些所有的感受都是有颜色的,是各种颜色的,这些都是我们自己人生意义的色彩和素材。
— 3 —
方式三:
活出想要的人生境界与爱
是人都有情感,都有爱恨,我想把爱与生命境界放在一起说,只有当我们做到了真正的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别人,进而爱身边的人,甚至爱世间的人。
我们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爱世上所有的人,那就从爱自己开始,我们都是渴望被爱的人,渴望被阳光照耀和温暖,却不知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发光并温暖他人,我知道这个过程很难,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不太能理解为什么一个人就能脆弱成那样,总是等着别人去拯救。
在文章提到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中,我们都能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自然境界说起,好多时候我们的确是按照习惯来做事的,比如从小生活中的行为习惯,比如节俭的习惯,并不是因为真的懂得理财之道,毕竟理财这个概念大都是步入社会后才习得。
功利境界就比较好理解了,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私是人的天性,我们完全不必因此而觉得羞愧,人生来就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如果没有人类的“逐利”,人类社会也得不到发展和进步。但这不代表人只有自私,除了自爱,我们也会爱别人,爱我们的父母,儿女、我们的亲朋好友,但我们最爱的还是我们自己。我觉得,我们大可不必因为人是“自私”的这一事实真相而觉得人间不值得,爱自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友情爱”、“亲情爱”、“邻里爱”都是人生意义的一部分。
对我自己以及很多人来说,我们很难停留在社会境界和天地境界里,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体验过社会境界和天地境界。
举些接地气的例子:当我们做了帮助别人的事后是不是会由衷感到快乐,是不是会暂时感受到了社会境界?当我们欣赏路边一朵小花的时候,觉得它就是世间美好之一的时候,是不是感受到了天地境界?导盲犬对正常人来说没有意义,但对于盲人来说不可或缺,养了十几年的小猫对于旁人来说毫无意义,但对它的独居老人主来说却是全部。
我们无需要求自己必须到达哪个境界,把能做的做好就行,而我在“爱与人生境界”这一项里希望做到就是:爱自己、爱父母、爱那些关心我的人及我关心的人,多行善。我想,当我们行走在自己的道路上时,那一个个鲜活的,代表着蓬勃生命的脚印就是我们人生的意义。
最后总结一下,我会用如下四种方式构建我的人生意义:
1、自我实现:找到自己的天赋、热情并坚持下去。
2、自我超越:我需要在哪些方面实现自我超越?
① 对孩子的爱与耐心
② 经济实力
③ 良好的心态,跳出自我埋怨的死循环
④ 自信、勇敢、果断
⑤ 处理纠纷的能力(正确的协商与谈判沟通)
3、爱:爱孩子,关心父母、爱我及我爱的人们 。
4、人生的境界:多行善。
以上,就是我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艾菲的文章“构建人生意义的四种方式”做的一个大体目标,那么,小伙伴们,你们都有自己的答案了吗?
期待这篇文章也能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