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关系因为有金钱介入,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它不会事后再给男人带来麻烦,这令男人们特别安心。倘若对方是个良家女孩,双方一旦发生肉体关系,女孩就会步步紧逼:“我们已经是这样的关系了,你要对我的今后负责!”周围的人也会横加指责,给男人压力,到了这个地步,要想全身而退就非常困难了。男人仅仅为解决生理欲求而非出于爱情才同女性发生性关系,当然不愿意自寻麻烦,掉入难以抽身的泥塘里,因此,可以的话,自然希望用金钱来解决问题。
* 许多妻子对丈夫无视自己的存在而光顾花巷柳街感到异常愤怒,有的人还因此感到屈辱和深深的伤害。丈夫们却可能在心里暗自嘀咕:对方只不过是以此为业的女人,用金钱就可以摆平,没有任何后顾之忧,有什么值得发怒的?更重要的是,面对与自己长期厮守在一起的妻子,丈夫们可能已经难以激发起性兴奋和性欲求,而不断探寻和追求未知的女性又是男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因此从风尘女子身上得到满足是最好的方法,不像与普通女性搞婚外情那样影响到夫妻关系和家庭安定。
* 男人们一方面因自己为一个与女儿差不多年纪的妙龄女孩神魂颠倒、在她们身上大把花钱而感到羞耻;另一方面只要不为人知,他们总想尝试尝试。这与其说是男人的本能使然,莫如说是一个雄性动物的本能使然,而为之花费金钱也有会一种梦幻般的惬意。这是女性无法理解的。
* 然而男人利用自身的金钱和社会地位来吸引年轻女性却是常有的,上了一定年龄的男人们不会将其视为无聊和没有意义的事情。例如与年轻女性一起进餐,男方买单是天经地义的,而年轻女性一般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倘若两者角色互换,女性做了同样事情的话,就会有一种凄惨可悲的感觉,恨不得立即找个洞钻进去。这种感觉及意识上的差距,或许正是男人和女人的差别。当然近来也不乏女性买名牌货送给男朋友的事情,但大多仍局限在少数大城市,况且她们自身也并没有从中获得什么满足感。
* 前面说过靠女人养活的男人被称作“吃软饭的”,而依赖男人养活的女人则被呼为“妻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异,归根结底在于男女在性方面有着本质区别。无论是迄今为止规定了男人承担妻子经济责任的婚姻制度,还是卖春或“援助交际”,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即男人是通过付账买单而享有异性。女性则是作为这样的男人的买单对象而存在的。
* 毫无疑问,男人屈服于本能而去寻花问柳,确实是意志薄弱、自甘堕落的表现。然而另一方面,如果男人们强行压抑自己的性欲求,或许表面上会成为一个举止合乎规范的好男人,但与此同时,他作为雄性动物所拥有的那部分特性也必将逐渐弱化。
* 或许有的女性会说:这种事情直截了当地向我提出来不就可以了吗?话虽如此,但实际生活中男人一般不会同妻子进行过分激烈奔放的性爱,也不会向妻子提出这样的要求。至于为什么如此,主要是男人们希望自己的妻子首先必须是孩子的合格母亲和自己的生活伴侣。这似乎同男人们企盼妻子貌美动人自相矛盾,不过认真探究一下男人们的内心深处便会发现,其实男人们心里有种担心和恐惧:如果妻子要求性爱更加恣肆奔放,由于两人过分亲密、毫无新鲜感,自己很可能无法满足她。
* 相信大多数人已经理解:男人的性欲求本是极其正常的东西,与其克制它、压抑它,不如设法保持它的自然面目,允许其正常存在。正是考虑到这种性欲求本是天经地义的,为了使其得以正常存在,并加以适当的控制,男人才会很自然地去花巷柳街寻找风尘女子。如果连这个还硬要进一步加以抑制的话,恐怕会导致性欲求衰减,使正常男人变成一个毫无雄性动物血性的怪胎男人。
* 单身时代的男人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纵情玩乐,而一旦结婚就不能够放纵自己了。从结婚的那一天开始,多姿多彩的一页就被翻了过去,从今往后将被家庭的桎梏所束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放纵和不负责任了。
* 远离婚姻和家庭的羁绊、享有彻底的自由的时期,就男人而言,大概也就自跨出校门至三十来岁的这几年光阴罢了。在这段时期内,多数男人将恋爱与结婚视为并无必然联系的事情,换句话说,他们在与女性交往的时候不会将结婚作为一个前提来考虑。当然这个年龄段的男人经过恋爱最终步入婚姻殿堂的情况并不少,虽然这样方向明确、顺顺当当地直达目标确实是个极为理想的发展进程,但毕竟不是所有情侣都能够顺利地照此发展。
* 对二十岁刚出头、尚未意识到结婚的男人来说,最迫切需要的伴侣,是能够在一起愉快地消磨时光的女子。
* 这里所谓的“愉快”,既包括轻松地交谈和共同从事一些令人愉快的活动,还包括双方在兴趣、情致上合拍以及性生活和谐。若男人尚无结婚的意愿,那么对他们最具吸引力的不是那种适合居家过日子的女性,而是性格开朗、能带来新鲜刺激感的女性。
* 让这样的男人敬而远之的,是时不时地引出结婚的话题、竭力想用家庭将对方拴住的女性。当男人还想保持单身尽情玩乐时,她们却已经在设想着构筑爱巢,期望早日步入婚姻殿堂。男人对这样的女性会感到困惑、心底发凉,当感觉到对方在认真考虑结婚的事情时,男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糟糕”,随即跳出对方准备的藩篱。
* 这时,女性往往会以“你对我们的今后有什么打算?”“某某已经结婚了”或者“家里人老是催着我去相亲呢”之类的话,委婉地向男方提出结婚的要求。如果男人对此不置可否,有些女性立刻会气急败坏,诘问男人“你准备怎么对我负起责任来?”或“这么说,你只是在玩弄我?!”坦率地说,这样的女性最令男人害怕。
* 男女双方只要有了肉体关系,就必须结婚,男人们觉得这是个牵强无理的要求,如果这种逻辑说得通,就等于是说,如果不打算结婚就不能恋爱。假若还是在那种女性结婚前必须保持处女之身的观念盛行的时代,或许这种逻辑会有市场,但像今日这样男女平等、恋爱自由的年代,还恪守着“既然我把身体给了你,你就应该负起责任来”的观念,就显得过于陈腐了。
* 女性还有一句常用的台词:“是你让我这样喜欢上了你,你却……”这句话也很值得推敲:“让”对方喜欢上自己,男人的确不能无事一身轻,但是将全部责任都推到男人身上则显然不公平,喜欢上一个人不是谁的责任,而是自身主观意志的结果,因此用这种理由来责怪男人是不恰当的。
* 即使这样,因为我并没有向她保证过和她结婚,所以我根本不可能对她负什么责任。两人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夏天,这样不是很好吗?如果没有遇上我,她只能独自在此度过一个无聊寂寞的假期,正因为邂逅了我,她才有一段美好愉快的回忆。如果她不能够明白这一点,那我会感到很遗憾。”
* 一般来讲,女性很少会将结婚与恋爱视作两码事。换句话说,女性往往将结婚理解为恋爱发展的必然结果,甚至有些极端的女性从与对方发生关系那一刻起,便开始期盼着同这个男人结婚了。
* 然而男人的爱情似乎没有那么执着,对他们来说,恋爱就是恋爱,恋爱和结婚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观念上的歧异或许就是使爱侣变得男苦女怨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 需要申明的是,这里所讲的恋爱是指男女双方都认真投入的恋爱,而不是那种都市里每天都在上演、数不胜数的爱情游戏或者叫“疑似爱情”。这一点必须事先有所理解和区分,否则易导致误解。
* 对于恋爱,男人希望能忠实于自己的感情,但同时很多男人就像前面的船夫那样,至多将其作为美好和宝贵的回忆而已。总之,恋爱和结婚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两码事,因此,即使喜欢这个女人但结婚却完全可以选择另一个女人。所以当女方要求结婚时,男人们往往会如此辩解:“我是说过喜欢你,可我没说过要和你结婚呀!”以此作为脱身的理由。
* 可这一套辩解在女性那里不一定行得通。有些女性只要有此意愿,就会像前文所述的那样向上司求援,或向朋友们哭诉,使尽各种的手段以实现结婚的愿望,尤其是女性怀有身孕的情况下,如不出意外,男人一般都是无处可逃,最终被女方逼迫着乖乖就范。
* 如此看来,虽然表面上女性似乎对恋爱不怎么积极主动,实际上女性往往比男人更加积极地经营着爱情,编织婚姻的美好前景。
* 为了避免这类棘手的问题,男人们往往会从友人那儿听取忠告、获取些许经验,例如“那样的女人你最好小心些”或“如果没有和她结婚的打算,最好还是适可而止,不要陷得太深。”
* 另外,尚无结婚打算的男人为远离这样的麻烦事,往往会挑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女性交往,因为年轻女性理所当然地也同样渴望享受单身的自由,而不会急于结婚。
* 总而言之,越是认真、行事谨慎的女性,以身相许并产生真感情后,就越是倾向于将恋爱和结婚联系在一起,因而这类人特别容易出现感情上的争执和危机,可以说完全是性格使然。
* 发现,男人之所以不将恋爱与结婚等而视之,其实根本原因在于男女在性本质上的差异以及恋爱观念的分歧。
* 坦率地讲,在年轻男人的心目中,恋爱之于他们的重要程度同运动、赌博等活动不分上下。这话听上去有些残酷,但事实上他们感觉恋爱确实与这些活动确实相差无几,他们想和女友约会的感觉,和他们想去旅行、滑雪、喝酒的感觉几乎是同等的。
* 而女性一旦坠入爱河,恋爱便成为她的一切,恋爱即生命。即使提不到生命的高度,但与运动或是娱乐相比,恋爱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他事情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 近年来,热衷于玩麻将的男人大为减少,但曾经有一段时期,男人们乐此不疲,几乎每个男人都有过通宵作战的经历,为此同恋人发生争吵的也不在少数。男人们一旦玩起麻将就停不了手,以至彻夜不归,于是恋人自然怒气冲冲地责问:“我和麻将,究竟哪个重要?!”这种时候,虽然男人感到愧疚,却不会因此而放弃麻将。对男人来说,运动、娱乐本来就是和恋人同等重要的事情,但如果照直说势必激怒对方,于是只好敷衍道:“当然是你喽。”
* 假若女友紧逼一句:“既然这样,从今以后再也不许玩麻将!”男人们一定会大失所望,觉得女友太不近人情。如此几次下来,男人们自然会觉得女友成了一种束缚,于是总想伺机逃出她的藩篱。
* 无论怎样爱自己的女友,男人终归有属于他自己的梦想,例如驾驶帆船去航海一个月,或者和同性朋友们去打几天高尔夫球,他们渴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被任何人打扰。等到与女友数日不见面,男人又会突如其来地想要见她。要说男人就是随性而为的动物,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男人确实是一种随性而为的动物。这样说似乎有些毫无悔悟之感,但女性若同男友生活过一段日子,便会对此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 这种倾向在结婚之后也不会改变,并不是男人故意忽视家庭或忘记了它的存在,只是对男人来说,家庭固然重要,可是还有其他事情与家庭同等重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他们的真实想法:“我迟早会回家的,所以希望你暂且睁一只眼闭一眼吧。”
* 乐意对其持宽容的态度。正如男人只从男人的视角出发考虑问题,女性往往也总是用女性特有的思维来看待事物。
* 例如,有的女性时常对具有浪漫气质和冒险精神的男人流露出赞赏,可一旦自己的恋人或丈夫提出要驾驶帆船远航三个月,恐怕大多数女性都会难压心中怒火,她们绝对无法容忍男人将自己置于不顾,于是有时候就会冒出“驾驶帆船比和我在一起更重要吗?”之类的诘问。既然如此,女性当初最好不要口口声声赞赏那种所谓浪漫的情调。
* 或许有的女性会恳求说:“那就带上我一起去吧!”对此,绝大多数的男人都会斩钉截铁地拒绝:“NO!”
* 其理由不是因为男人讨厌她,而是由于不管工作也好,打牌也好,驾驶帆船也好,男人们热衷的这些活动都仅限于男人的圈子,是全部由男人组成的社会里的活动内容。如果带上妻子或女友,不仅有可能打乱男性世界的秩序,更有可能影响到他与朋友之间的友情。
* 男人异常珍惜这种友情,友情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远远超过友情在女性心目中的地位。理由很简单,男人如果失去友情便意味着他被男性社会排除在外,最终成为一只失群的孤狼,这也意味着男人将彻底被这个社会抛弃。男人早在少年时期就开始体会到这种感觉,所以在男性社会中确保自己的位置对他们而言,同珍视自己的妻子或女友一样重要,是不可或缺的。
* 男人二十岁出头的时期,正是其步入男性社会的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他的首要任务便是如何确定自己在男性社会中的位置,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种自由宽松的恋爱关系是最理想的。
* 在此之前,包括二十岁出头的大学生,大多数男人们涉世尚浅,“初生牛犊不怕虎”,易陷入盲目的自信,对长辈及前辈不屑一顾、无情抨击,甚至恃才放旷、指点江山,很有些忧国忧民的“风华正茂”之气概。在走出校门踏上社会的最初一段时期,面对“象牙塔”外的新世界,他们充满了好奇,依然怀着相当的自负。
* 然而几年过去,当他们逐渐认识了社会的结构和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之后,才意识到自己人微权轻,只不过是整部社会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而已。单靠他们个人几乎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更让他们灰心丧气的是,在工作中时常会失误出错,遭到上司和前辈训斥,先前那点自信慢慢地消失殆尽。于是男人开始认识到社会并不像自己当初想象得那么简单美好,从而对自己越来越失望。
* 踏上社会最初的四五年内,男人之间的同期意识还较强,经常可以和同期毕业的校友及同期进入公司的同事一起喝喝酒、发发牢骚,借以消愁和调整情绪,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同期之间也逐渐产生了明显的差距,特别是三十岁过后,仕途有望者与事业无能之辈截然分明,如此一来,即便是同期的校友或同事,一起喝酒的时候也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推心置腹、毫无忌惮地诉说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相反,双方极可能变成了竞争对手关系、上司和下属的关系。能够无拘无束相处,抚平自己郁怒狂章心绪的朋友越来越少。
* 于是男人们自然而然地希冀从不属于男性社会的女性身上寻求疗愈和精神寄托。在这种情况下,男人并不一定是真心想同女性恋爱或结成性爱伴侣,而是期待身边有一位无条件的同盟者,这样,当男人怨叹“今天又挨部长训了……”的时候,女性就会劝慰他:“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唉声叹气的。”并且还会给予他最需要的鼓励:“我想这不是你的错,可能是部长的处理方式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