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村里,两米多高的稻禾迎风生长。稻香小学里,心怀远方的张老师慷慨激昂。
“从前有一位老人,他历经艰辛,跨越万难,解决了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深受人们爱戴,所以大家亲切地叫他袁老爷爷。”
“我们村里现在能有这么高的稻禾,全凭袁老爷爷奠定的基础,后人为了纪念他,写了这句诗:禾下乘凉一梦去,海内丰谷万世存。”
“这句诗要从袁老爷子的禾下乘凉梦开始讲起……”
丰年一边听着张老师讲课,一边思绪翻飞。最后,他越听越激动,“腾”地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丰年,你要干什么?给我坐下!”全班42颗脑袋都齐刷刷地转向,42双眼睛直直地盯着突然站起身的丰年,张老师强压住心头的怒火告诫道。
“我,我这次不是故意要捣乱的……我有话想说……”丰年被同学们盯着,没了往日恶作剧的“成就感”,心里只有无与伦比的激动。
张老师见孩子们已无心听课,于是说道:“那你说说吧,大家鼓掌,欢迎丰年同学给我们做分享!”
“昨天晚上听到窗外很多蛙声,我妈妈就给我讲了我的名字的由来。妈妈说,有一句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人们都希望每年都是丰年,家家都能过个幸福年,所以给我取名叫丰年。”
“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看见一个老爷爷。他头戴一顶大大的草帽,肩上搭着一条旧毛巾,身穿一件深蓝色的粗布衣裳,正坐在稻禾下面乘凉!”
“这个老爷爷跟张老师说的老人的样子很像,所以我就有点激动。”
“后来呢?后来呢?”没等张老师开口,一群同学就围了过来,催着丰年讲后面的故事。
“后来,老爷爷把我叫过去,朝我笑,还问我吃饱了吗?然后,他还跟我讲起了他的故事。”丰年一边回忆,一边接着说下去。
老爷爷说:
从1959年开始,我们国家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
那时候啊,很多人都吃不饱饭,我也饿过,那感觉真是难受啊!
孩子,你叫丰年对吧,真是个好名字。你现在可能体会不到那种苦难。当时有很多人饿死了,我亲眼见过的就有5个人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我看着难受啊。
那种凄惨的场景对我有很大的刺激,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民以食为天”,深深地感受到了粮食的重要性,没有粮食太可怕了!
但是当时水稻产量很低,这个问题急需解决啊。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1961年,我在湖南安江农校当教员。有一天,试验田里,一株特殊的水稻吸引了我的注意。这株水稻植株高大,谷粒饱满,十多个有8寸长的稻穗向下垂着,像瀑布一样,它太美了!后来经过确认,这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
天然杂交种不能量产,也就无法解决粮食急缺的问题。要想实现量产,就需要培育一种雄性不育的水稻,和其他品种混种,从而实现杂交。
我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要培育杂交水稻!
于是,到了六、七月份,水稻开始抽穗扬花,我也开始了寻找天然的雄性水稻不育株的工作。盛夏,太阳很烈,我每天都鼓起勇气去田里寻找。日复一日,没有任何收获,但我又总是乐观地期待着明天,有一种意念支撑着我努力寻找,继续在茫茫的稻海中拿着放大镜观察一株株稻穗。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和我的助手观察了14万多株稻穗后,发现了第一株雄性不育株!
这个发现可不得了啊,这意味着,攻克杂交稻育种难题跨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1968年4月,我们把700多株珍贵的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的一块试验田里。结果有一天晚上,那700多株秧苗全部被拔除毁坏……
当时我悲痛欲绝啊,这可是全国人的救命草啊!
幸好,第四天后我们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了残存的5根秧苗,可以继续坚持试验了!
后来,我们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培育出了第三代杂交水稻。2019年10月首次公开测试,亩产达到了一千公斤。2020年11月,我们又在湖南衡阳进行了水稻双季测产,亩产超过了1500公斤。
我们终于可以不再为粮食产量担心了,人们彻底摆脱了“吃不饱饭”的困境了。
“说到这里,老爷爷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丰年虽然有些地方没听懂,但他看着老爷爷笑得那么开心,也跟着笑了起来。
“还有吗?老爷爷还说了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追问着。
此时,同学们在张老师维护秩序后,不再围着丰年,而是回到各自座位上。
“对了,老爷爷离开的时候跟我说,虽然现在不缺吃的,但是不要浪费粮食,要好好吃饭!”丰年目光坚毅地看着远方。
“嗯——好好吃饭!”同学们也备受鼓舞!
张老师见丰年讲完了故事,赞赏地看了丰年一眼,暗叹:这真是一堂成功的教学课啊,幸亏没有制止丰年的“不合理”行为。
张老师走到讲台上,总结道:“丰年给我们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500年前,我们的祖先们碰到了饥荒年,吃不饱、饿死人的现象是真的有。有一位叫袁隆平的院士,他悲天悯人,立志改良水稻种来增加粮食产量,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
“我们现在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人们可以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样的情景,曾经在袁老爷爷的梦里出现过,人们把它叫做“禾下乘凉梦”。现在梦想成真,我们应该感谢袁老爷爷!”
“毛主席教育我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我想跟大家说:见稻常念袁恩公!”
张老师跟同学们说完,陷入了沉思:
一个人走的时候,
仍然被人们记得并且怀恋,
一般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因为亲情,
另一种是因为无私的奉献!
他知道,曾经有人在2021年5月22日这一天,有无数人给袁老爷子送行:袁老爷爷,您一路走好!
本故事属虚构,部分资料来源于《袁隆平口述自传》(湖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