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学习笔记是看了一位咨询师的一篇文章后的总结!
咨询师:很多来访者来咨询的都是别人的问题,尤其是很多婚姻问题的来访者,谈的都是对方如何如何不好,如何差劲,如何对不起我,可根本又不想离开如此恶劣的对方。
两个字形容,叫纠缠。
纠缠是一种心理发展水平分化不清的表现,
简而言之就是分不清你我,分不清哪些是你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别人的事情,左右不行的人都有一个核心诉求就是:你要改变来满足我,为什么你不能变成我想要的那个样子。
他们拒绝承认真实的对方,接纳真实的对方,只想着要他们想要的对方。
因为强迫不了对方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总是希望别人能改变,能满足我们,这此都是因为我们无法看见自己,拒绝看见自己,不想去看见自己。
如何才能看见自己呢?
看见自己的关键是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没有能力跟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待在一起,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把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转化为别人的需求和问题,实际的需求是我觉得自己很差,我不满足我自己,我需要一定认可和赞美,我没有安全感。
转化成的现象就变成:你很差,我指责你,这样可以让我满意。
看不见自己,当然也就看不见别人,更不允许别人就是别人,不允许别人可以做别人。
第二、我没有感受,只有道理
有的人他把自己的要求转化为别人的问题,有的人他没有感受,全是道理。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如此非常喜欢讲大道理,喜欢用大道理去要求别人,要求自己,结构可想而知,喜欢跟他在一起的人很少。
因为表面上他们讲的是道理,实际上他们要的是感情。
第三、和自己的要求待在一起
有一种人就是活在条条框框里,就是活在对自己各种要求里的人,
简而言之是因为对自己要求过高,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导致的强迫、焦虑或者抑郁。
听话的学霸,上进的优秀者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他们看不见自己,只能看得见要求。
在每一个要求自己是超人的完美主义的成年人的身体里,都藏着一个曾经不被接纳的小孩。
3、
不能看见自己,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没有被人看见过。
没有人在意我们的感受,我们的情绪,我们发出了什么。
相反,我们总是被强迫要跟别人的需求和感觉待在一起,去满足别人的需求、要求、为别人的感受负责。
没有被看见的人,就像一个处在黑暗的人,他不知道自己的感觉、感受需求是什么,
更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感觉和需求。遗憾的是,真自我和假自我这种东西平常一个人是感受不出来的,除非遇到过不去的事,爆发出症状,因为症状才能去了解你自己,把你从各种厚厚的淤泥中清洗出来,从黑暗中拉出来,向光大所在。
要感谢“病”,本质上人人都有“病”,是“病”让我们完善自己,走向成熟。
了解自己就是要改变自己,那要怎么做呢?
第一、一念之转
对于满脑子都是别人的人,别人的问题,别人的需求的人,需要一念之转,转成是我要什么,看见自己的需求,比如求认可,求关注求被爱,然后尝试自我负责、自我满足,或者找愿意满足你的人去满足。
第二、多跟人打交道
多关注自己的感受,人越是回避跟人打交道,跟人打交道的理论越多,越不会跟人打交道。
第三、多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自己先去满足自己感觉和需求,通俗讲学会自己爱自己。
在此基础上尝试敢于正向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发出“我”的声音。
5、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就算是孪生子,也各有各的不同。
真正成熟的人,能够正视这种差异,从不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
如果你执拗地想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并有意无意地要求别人朝自己看齐,怎么会没有烦恼呢?
真正成熟的人,让自己成为自己,让别人成为别人。
有鲜明的边界感,才会有更多的空间,才不至于和人家“硬碰硬”。
面对那些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也不必耿耿于怀。
毕竟,每人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除了尊重,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