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孔子带领他的弟子们,到鲁国太庙参观学习。看到了一种专门对人施教的特殊器皿——欹器。
当欹器没有注水时是倾斜的,注满水后却翻了过来,存不住一点水。孔子认为这是教育学生的一个良机。学生分别向里面注水,领悟适度这个道理。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够坚持适度的原则的人才是真正聪明,能够避免挫折和失败的人。
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一种现象。经常会看到这样两类父母:一是对孩子非常非常疼爱,孩子是想什么样就怎么样,想要什么就给什么;
另一类是,对孩子要求十分严厉,不许孩子这样,不许孩子那样,严禁做这,严禁做那。
事实上教育也应该坚持,适度法则。否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贰
小强是家中的独生子,小时候十分调皮,且占有欲很强。在幼儿园看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只要她觉得喜欢,一定会抢过来。大了一点,到亲戚家去做客,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偶竟然藏在衣服里带回了家。
不要纵容孩子的小调皮。小强的父母认为儿子只是调皮的一种表现,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不对,也很少因为这事去责备孩子。这样做,对小强今后的成长成熟非常不利。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因此父母宽容,教育也是必须的,但是宽容孩子的前提是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否则应该予以批评和惩罚。小强的父母,应当及时提醒小强的错误做法。小强认识错误后,把玩具还给自己的亲戚。
小伟放学回家后觉得很累,她想先睡一会儿,然后再起来做作业。
晚上10点半之前不准睡觉,必须学习。爸爸闫严厉地说。
无奈小伟只有打起精神看书,效果可想而知,正是因为爸爸从来都是说一不二,小伟平时在爸爸面前很少言语,有时甚至有些害怕,爸爸的口头禅就是你是我的孩子,难道我还管不了你。
像小伟这样被父母严加管教的孩子不计其数,父母给孩子设了很多的条条框框,这也不行,那也不准,有些父母管的太细了,事事要亲自过问,孩子一点自由都没有,也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自主去做。这样的孩子心理压力往往过大,身心健康受到影响,长大了会成为微微诺诺的人。
心理学家贝克说得好:
对子女过严的父母,也许可以迫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却也会使子女有不安、依赖、胆怯、敢怒不敢言、不爱做劳心工作,以及不喜欢参加创造性的活动等缺点,比较起来,这种教育方法是得不偿失的。
叁
在教育孩子上,建议
个人品行上要严,无关紧要处要宽。
孩子骂人说脏话,拿别人东西等一些品行上的过错必须要严管。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些无关紧要处,比如打破了什么东西,应当心平气和的和他说,把可能出现的危险向他强调一下就可以了。
学习上要严,个人兴趣要宽。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决不能放松要求,否则孩子学习就会退步。但是也不能用孩子在班级的名次,作为学习成效的检验标准。
对孩子重复出现的错误必须严格要求,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作为家长,可以适度的阅读一些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著作。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运用科学的规律去教育孩子。了解孩子成功和错误的原因,做到因势利导。
家长也不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最终都会成为普通人,这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对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不恰当的期望和要求。会给孩子心理造成极大的负担,最终,有可能养成病态的心理。
孩子的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