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的时候,月光在他的屋顶上飘雪。——简媜《胭脂盆地》
也许每个人年少之时都曾感动于一些文字,在这个心思最细腻的年岁里,也是内心最柔软的年纪。
我曾感动于简媜的一句一言,在高中时读到《四月裂帛》,我惊为天人,如饥似渴去摘抄简媜的句子,后来看了《胭脂盆地》、《旧情复燃》、《水问》、《梦游书》,更加惊叹于她的文笔。
我迫切地想要知道,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妙人,才能写出这样的句子,每一位诗人的笔尖都像被上帝吻过,可以写出如此诗意的文字。
每次读她的文字,我都仿佛置身于空灵的山谷之中,踏雪而来,折一枝梅,轻嗅,简媜的文字就恍若凛冽的梅香,让人心绪悠长。
山中若有眠,枕的是月,盖的是漫天星辰。夜中若渴,饮的是银瓶泻浆。月不曾瘦,瘦的是辗转反侧的情思。星不曾灭,灭的是阑珊灯火。——简媜
简媜,1961年生于台湾宜兰县冬山河畔一个农村里,玩伴不多,幼年几乎只与山水打交道。也许正是童年漫步于山中,她才能写出这么充满灵气的文字。
她的第一部散文随笔《水问》,可以看到一个最初的简媜,她在诗中追寻自己的宿命,她经常以故乡作为自己心灵的寄托,她十五岁时选择背井离乡去台北,她有太多的童年记忆遗落在台湾的那个小山村。
“你所在之处,是我不得不思念的天涯海角。”
她童年的物件、水边的吆喝声、村头的小河是她要一点一点捡起来的,也是她的诗中常常出现的。
若我看倦了风景,走累了路,你是否,愿意变成酒色的石头,让我把余生靠一靠。
简媜是这个浮华世界里少有的能够静心写文章的作家,她的诗文别有韵味,她的散文空远悠长,因为有她,让少年的我心中多了一丝对诗文的向往。
我读得越多,就越羞于自己的才疏学浅,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动人文字,可是我却知道的这样少,我想和别人分享我的感动,可是我向旁人诉说时,却想不出赞美的词句,我羞于这一切,我迫切的渴望去读遍天下书。
也许是简媜的存在,让我更加的想要阅尽世间悲欢。
“我走的时候,月光在他的屋顶上飘雪。”
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我就想到了简媜,不料真的处于简媜笔下。
这番有意境的话,不可解读,不然只会破坏心中那种若有若无的感觉。
读完这句话,闭上眼睛,你的脑海中可会浮现出这幅场景:一轮圆月悬于夜空,房子里烛影摇红,屋顶被白雪覆盖,少年将要远走。
诗的语言唯有诗来解读。
我想到了一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虽不甚相同,可是隐约之间,却有相似的意境。
简媜,多年研习佛法,于世间万物有着自己别样的看法与见解,长期抄写经文,也使得她的心境变得敞亮而通透。
“山川是不卷收的文章,日月为你掌灯伴读。”
简媜的创作是从父亲去世后求学台北开始的,一个天生地养的女儿,走过旷野去领取她的未知,从此远离故乡,故土一经挥别,至此不再回头。
每一篇散文、每一首诗中都藏着简媜淡淡的忧伤,也许正是这种环境,才能培养出大诗人、大才女。
像每一滴酒回不到最初的葡萄。我回不到年少。——简媜《水问》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