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模式是《人生模式》的第二篇,从来不知道行动也是有模式的,那我之前多吃亏啊。以前只知道刻意练习,制定各种人生、工作和生活计划。一般定目标,做计划,根据计划重复劳动直到完成计划达到目标。
刚拿到这本书没想到这本书是和心理学有关,了解作者背景和内容之后发现是一本认知心理学。知道和心理学有关对我有些好处,说明大家普遍都有这类问题,不止我一个,那我就放心了,少了郁闷和焦虑,甚至为能意外读到这本书沾沾自喜。可看完行动模式就不会这么想,因为之前的干活模式都不太对,虽然这为曾经不喜欢学习和工作又找到一个有利的理由,毕竟太耽误时间。
这几年突然有个流行症状,叫拖延症,百度百科给它的解释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行动模式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作者的行动模式都有什么,练习模式、目标模式、执行模式、社会比较模式、反焦虑模式。
行动模式篇思考角度对我来说比较新颖。普通人的成长路径几乎都是从小白到菜鸟到扛把子到核心人员到专家这么一路走过来的,而且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到不了专家的领域。作者给的行动模式我理解是,应该为什么事情行动,认识行动路上不可避免的坎坷,行动过程中有哪些坑,我们怎么做才能尽可能不入坑不让行动瘫痪。
先说我们比较熟悉的目标,目标就是我们刚立的2020年的flag,减肥,背单词,搞定多少客户等,每年好像都差不多。之前也立过无数flag,完成度如何,怎么绕开频繁立flag却很难完成的尴尬,从目标意图转换成执行意图可以解决部分行动瘫痪。如果周五7点下班那么我就在楼下餐厅约朋友一起吃饭聊天增进感情。或者,如果今天下班特别累那么我就走路回家锻炼身体。怎么样,用如果(时间、地点)那么(如何如何)的句式。
执行意图的关键点和我们平时定的目标--我要努力锻炼身体相比有确切的时间和地点,有场景更好。告诉大脑我预留这个时间要做这件事情,而不是告诉大脑一个模糊的答案 要锻炼身体,大脑会误以为你已经完成,因为大脑的脑补功能太强大。
执行模式与目标模式的执行意图相辅相成,执行模式是为将目标拆解为更具体的步骤,作者提供WOOP大法。
W:代表Wish(愿望),设定内心渴望的目标。
O代表Outcome(愿景),想象实现愿望后的最好图景。
O代表Obstacle(障碍),为了实现愿望,你将遇到的困难。
P代表Plan(计划),用执行意图(If…Then…)设定对场景的反应。
引用文中举例:
今天的锻炼愿望:清晨跑步
最佳结果:成功减肥
障碍:无法起床
计划:克服/预防/抓住机会
如果现在是周一清晨上班前,那么我就去跑步。
再来说练习模式,没有捷径,熟能生巧的过程。大家都知道刻意练习,但是有些同学对刻意练习有误解,比如之前流行过一段时间的1万小时定律,我当时也是深信不疑(又是一个好理由)。作者做了解释,不是每个行业每个人都需要1万小时,当时是因为各位大牛之间学术引用误解导致有这个说法的。作者也强调刻意练习的正确操作方式:1、任务难度适中;2、有反馈;3、足够次数的重复练习;4、纠正自己的错误,按照这几步操作的话问题不会太大。
社会比较模式,看这个名词高大上,其实就是平时生活中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别人家的小孩”……人是群体动物,难免会和各种人比较,比你厉害的,没你厉害的,和你差不多的,为此很多大牛发明出各种“效应”:天才效应、大鱼小池塘效应,杜宁-克鲁格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有兴趣的可看下文注释。
菲林效应,每年智商提高0.3%,每10年提高3到5个点左右,每30年提高12到20个点左右。
标准九分布图,它是将正态分布曲线划分为九个部分,平均值为5,标准差为2,除了标准一与标准九两级之外,各个分数的范围全部都是半个标准差。下面的几个效应解释可参考这张图。
社会比较,分为平行比较(比如标准五和标准五的比较),向上比较(标准五和标准八的比较),向下比较(标准七和标准五的比较)。
杜宁-克鲁格效应,无能的人不觉得自己无能,是因为他不具备识别自己无能的能力。比如一个人身处标准三太久,反而会认为自己是标准六。相反能力非常强的人标准九往往低估自己是标准七。
大鱼小池塘效应,一个“标准七”处在“标准九”的网络圈,这个“标准七”会很受打击,很快将自己下降到标准六、五、四,降低自我评价,相反一个“标准七”在标准四、五圈子待久了会变得更有自信。
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一枚“标准六”幸运的遇到良师益友,随着时间推移,他可能会跃迁到标准七、八的圈子。
心理韧性,人的自尊体系会在不同领域反复经历这种跃迁或下降过程。韧性强的“标准六”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标准七与不擅长的标准三来回自如切换。
天才效应,如果心理韧性差的“标准六”,可能会在每个领域伪装成“标准八、九”,一旦被真正的“标准八、九”感知到,会失去动力滑向“标准四”,甚至更低。本来,标准六和标准七都差不多,但是一旦下降到标准四,会时常觉得“标准六、七”是天才,天才咋这么多呢。
情感信任降低效应,这是对人的信任。考试后,如果你和比你成绩高的同学比,会对他的情感信任降低。
认知信任降低效应,这是对事的信任,如果和成绩比你差的同学比,认知信任会降低。你看大脑就是这么不讲理。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恰当的比较促进进步,相反失去别人的信任是小还影响心理健康。处在这个矛盾的世界,时常需要保护好脆弱的自己(大脑),靠近那些和蔼可亲的大牛比靠近经常鄙视你的大牛要对心理健康好很多(这不是废话么)。所以行动起来,远离那些过度消耗你能量的人或者圈子,靠近那些能给你能量的人。先完成有时间再完美,大部分人是标准七,别没事找事老和“标准九”比较,可以和“标准五、六”比比找找优越感(哈哈)。
最后一个反焦虑模式,焦虑无处不在,作者将焦虑划分为两种。第一种,探索焦虑,接触新事物时的不确定性。第二种是效率焦虑,该学习的时候没好好学习,该工作的时候没有努力,该赚钱的时候整天想着到处浪。作者比较推崇“STC算子”,一种创新算法,分别指空间尺度、成本尺度、时间尺度,将自己解决的事情在无穷大或无穷小某个尺度时得出解决方案。有兴趣的可参考《创新算法》或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920/10/28565003_592198878.shtml
避免焦虑作者建议三个反焦虑法:
1、空间上,建设自己的根据地;要有自己的幸福生活,什么是幸福生活,有自主感(能掌握自己的生活)、有胜任感(如,有工作能力)和归属感(比如,能建立正常的亲密关系),除此之外学识根据地,人际根据地也可以为你带来幸福感。
2、时间上,不同时间周期选择不同的行动策略。时间周期分别对应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的行动策略就是【干】这个时候就别焦虑了,也没时间焦虑,越焦虑越焦虑。中、长期的行动策略比较复杂,小到项目、处理人际关系,大到某个模式的建立、人生的意义等等。“越长的周期,选择越简单的行动,可以是你的一个习惯、一个爱好,才能穿越时间之河,越短的周期,行动越要迅猛。”
3、成本上,探索和利用两种模式交错执行。探索,尝试新事物;利用,短期内利用既有的想法、技术、经验等提高效率。一段时间内人生有一个主题,比如去年着重培养阅读习惯,今年的目标是输出读书笔记。还有广为人知的码农们,基本每天都是这两种模式交替执行,比如刚整个BUG搞不定,去网上查,然后自己解决问题。有没有发现,探索相当于输入,利用相当于输出呢。
行动模式篇到此为止,列出能让自己产生幸福感的事情,按照人生的不同阶段制定大、小目标,找到合适的圈子努力靠近渗透他们。利用“先执行后计划”的原则成为人生赢家。现在想想偶尔导致失眠的问题都是当天的事情没有完成或做好,所以已经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短期事情的焦虑上,马上行动起来。
社会上永远存在“人比人”的问题,我们不会因为自己的愚蠢而悲伤,只会因为比周围的人更蠢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