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张飞已经望见曹操大队炮声隆隆、浩浩荡荡向此地长坂桥而来。
他想,走吧?不行!我一走,曹操趁势追上来,大哥逃都来不及;不走吧,只有和子龙一样,冲进大营乱杀乱砍,把他们杀退,我保大哥向前跑,这样可以逃得远些。
这也不行:第一,我最要紧的任务是守住桥,万一我冲过去,却被他们冲过桥来,大哥一点都不知道,这不更是危在旦夕了吗?
第二,赵云冲营是为了救出主母、小主,是出于无奈,只好去拼命冲杀。现在只要保住这一座桥,完全没有必要去拼杀。
这就要想出一个两全之计,既要守住桥,又要杀退百万曹兵。
张飞想,在樊城吊桥我独当一面时,身边还有一百个小兵、十几个树桩桩,可以用计,现在一样东西都没有,真叫我无计可施。曹操的大队越来越近了,这便如何是好?
——“哎,这倒难了。”
三将军正在焦急的时候,只听得有人在叫他:“三将军,三将军。”
张飞抬头一看,只见一队马兵二十五人迎面扫来,而且是自己的弟兄。
张飞想,我家大哥败到如此地步,哪来这样整肃的一队马兵呢?
原来,这队弟兄在月半之夜,遇到敌人冲锋之时,有的战死,有的逃跑。他们见敌众我寡,知道少不胜多,所以避其锐气,暂时到霸陵村上去躲避一下。等到今天,前来寻找皇叔的主力。
见一河阻隔,他们沿着河边寻找桥梁,现在找到了桥梁,同时也看见了桥上的张飞。
张飞见来了一队马兵,便计上心来,喊道:“来呀!” 招呼他们。
“三将军有何吩咐?”
“你们听了,曹操从前面而来……”
“那末三将军,我等快走罢。” ”
张飞:“尔等要明白,大哥在树林那边,要是我等赶路,要被老贼大队追来。”
“那末将军,不走便怎样?”
“老张准备吓退了曹兵,然后再走。”
这样一讲,小兵不明白他的意思,问道:“那末请问将军, 你如何吓退曹兵呢?”
“老张用计!”
“三将军会用计吗?”
“老张一向诡计多端。”
张飞又要说大话了。小兵想,不知他要用什么计,能够吓跑百万曹兵,这条计恐伯就是你家老师诸葛先生,一下子也想不出来,便说道:“请问三将军,计将安出?”
张飞立即叫他们过桥,到距此两里路的一片小树林里,每人折一根树枝下来,不能长不能短,长了会折断的,短了派不着用场。要坚持到底,即使大小便也要熬一熬,不要下马,若被曹操看破是计,杀过来大家要没有命的。
张飞所想到的法子,确实也可称得上是一条计。
他关照小兵把折下来的树枝,一头结在马尾巴上,另一头较细的树枝拖一点在地上,象把小扫帚一样。然后每人上马,手执马鞭,在树林之中四周来回奔跑。
二十五匹马,一百只马蹄,加上二十五根树枝拖在地上。当时正值深秋天气,经这批马兵这么来回不停地跑动,二十五根树枝在地乱扫,顿时可以卷起一股沙尘,遮天蔽日。
在长坂桥看过去,肯定也是落叶飘零,浓烟密布,恰似千军万马在奔腾。
张飞这么布置完毕,吩咐他们速去照办。
小兵问张飞:“请问三将军,这是一条什么计?”
“这是一条吓曹操的妙计!”
“那末叫什么名目呢?”
张飞想过之后说道:“我家先生常说,曹操生平多疑,这一条名谓‘疑兵之计’。你们快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