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到处是出游的美照,甚是羡慕,但是也仅限于羡慕。中年女人,啥没经历过?对自己已经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出门怕累;千里迢迢追的景,看过,觉得不过如此;拍张照片,强大的的美颜也不能让自己满意,最后也只发一张背影照,“不要脸”的模式也就是骗骗自己。既如此,何必给自己添堵?
宅家吧,睡衣拖鞋,素面朝天,一本书,一杯茶,一堆零食,轻轻松松便是半天。但是我得声明一下,茗茶读书真和情调雅致没有半毛钱关系。就是无聊了,打发时间而已。和打麻将、K歌、约酒吹牛是一样的,只是我刚好只会这样罢了。
说起喝茶,倒可略记一记。这些年来,不知不觉间养成了喝茶的习惯。刚开始是因为不想浪费好友送的茶叶,偶尔也泡一壶,也想附庸一下风雅。但是什么龙井、桂花茶,都喝不太习惯。倒是一次不经意间接触了白茶,从此便爱上了。
此白茶者,(或许也不是什么正宗的白茶,原谅我对茶叶没有研究。)是温老师某次上挺南山,一个当地的熟人相送的。据说是他自己种自己炒的。拿来的时候也没有精致的包装,一个白色塑料密封袋,装了一大包茶叶,仅此而已。
有一年的夏天,为了解渴,想着烧点茶水喝。听别人说夏天适宜喝白茶,所以就想起那包茶叶来了。
看着茶叶在沸水中翻腾舒张,形如牡丹,便心生欢喜。再看泡出来的茶汤,黄绿清澈,喝一口,味淡回甘,唇齿间略带香甜。觉得是夏日里败火解暑的好饮品。于是,就这样不知不觉间,一泡再泡,从此但凡喝茶,但凡在家喝茶,不管春夏秋冬,白茶必是首选。
记得有一回,吃着零食,喝着白茶。零食堆中有一罐枇杷干。吃着觉得太腻了。于是乎就把它扔进茶壶中,等再喝时发现茶汤的甘甜被这一片枇杷干激发了,干果的浓郁与白茶的清甘融合在一起,喝起来别有一番滋味。从此再喝白茶,必要加一片枇杷干。看来,极致的味道,很多时候总是在不经意间创造出来的。
于是乎,不三不四,不伦不类的茶,自己也喝得自得其乐。
有一段时间,心血来潮,也想学一些茶知识,希望让喝茶变得更雅致些。于是不惜斥巨资购买了各种茶具,还买了《茶艺----从入门到精通》一书,狠狠的恶补了几天。认真阅读,努力笔记,自觉理论知识掌握得不错了。于是从装茶取茶,到煮茶奉茶端茶喝茶,都要十二分按礼仪来。没两次,温老师便严重抗议了,直呼喝茶的随性被所谓的礼仪束缚了,说宁可喝白水了。
一个人在中规中矩中坚挺着,可惜也没那个耐性,毕竟没有精髓的形式是没办法长久的。想想,喝个茶而已,何必折腾的这么累。于是乎,又回归了日常的牛饮,喝茶嘛,静心悦己就够了,形而上的东西,咱这中年妇女也就不想恭维了。所以最终也没有成为一个雅致的人。
现在也喝茶,常常是我的一个小茶杯对上温老师的大茶杯,美其名曰:男人的粗犷对女人的细腻。
日子依然在这样不三不四,不伦不类的饮茶中悄悄流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