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生平第一次带薪休假5天,加头尾两个周末4天,共有9天的休息时光。本来像照往常那样,去妻的娘家山东枣庄帮忙摘花椒。 丈母娘心疼地说:“来回路上花时间,一个星期又摘不了多少花椒,花椒树刺人,天又热,妞妞小,家里不好住。”“我和大两个人一天吃两餐,中午就带着馍馍就着水在地里吃点,你回去还要照顾你一日三餐的,多麻烦。”所以,7月30号,老娘往北,我们一家四口往南,就此别过。 其实,我也很怕回家,一来,不能做太多有益的事,只会麻烦家人,老爸从打工的外地开货车接我们回老家,第二天五点又早早出工;二来,老妈又得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买这个水果,把那个藏了很久的衣服鞋子给我们用,家里的东西总是一团糟,我也是收拾得治标不治本,从不敢往家里带东西,说实话也没闲钱,还得老妈辛苦把在村里戴着口罩赚来的手工钱倒贴给我,难怪有人说“儿子是xx银行”,比喻够形象。 这些都是表象,我今天要想的本质是我在收拾家务时,看到布满灰尘的桌面上有份《衢州晚报》,上面居然有篇同学妹妹已经是朱碧月老师的指导文章,学生作品真实感人,不愧是个好老师。不知当年想要考研的她实现了没有,反正我是知道她已经从黄毛丫头在航埠小学入职以后,现在已经在新华小学任教了。她可是年龄比我小的人啊! 从前我在高中、职校代课,到了义乌在小学语文阶段混了很久,也混过初中语文英语,却没能干出一番天地,没有赚到啥钱,没有沉淀下多少教学水平,也没能遇到过一些高水平的老师(不算最近关工委的陈土福老师,曾在义乌市教育局干过),我在教育圈没混出个人样。特别是看到全省选特级教师是以万分之五到十五的概率,之前的同学一直在慢慢升级中,而我眼看就被关上入门的仅存缝隙之光了,何去何从。 想当初,我也历经公务员考试,笔试就被刷下;我也多次历经柯城衢江教师招考,有一次也从闯进面试,不过到最后还是被刷;如今每年一次的义乌教师招考,我也是千疮百孔,去年差两分已被甩出几十名之外,当然跟衢州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相比,已是见怪不怪了。难道是背功不行,还是对这种职业的初心已变?我要沉稳。 衢州,人才济济,义乌也是,倒是门槛较低,给我一次次希望,我让自己一次次失望。衢州,你不欠我,我不怨你,只怪自己太没条理,我要奋起再追,争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