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妈妈,今年圣诞节我要把头发染成白色。」当时12岁的女儿突然向我宣布她的决定。
我心里咯噔一下:「妈呀,他这是想干什么呀?」
我的思考:
- 这一点与我自己小时候的表现最大的差别在于,文中的女儿是敢于向我说出她内心的想法的,而在我自己身上,过往是不会说出来的,这与我小时候的家庭教育环境正相关,这里不谈。但这句话给到我的启发是,我应该给儿子创造他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
- 「咯噔」一词看似简单,其实代表作者非常好的沟通意识。因为这时候的「我」并没有直接的给到女儿回应是或者否,更没有表示反对,而在现实生活中,我目睹过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的家庭)都习惯与对子女或者子孙突然冒出来的种种成人不能理解的言语直接给出自己的评判。比如「瞎说」,殊不知,这样的回应方式其实扼杀了小孩的创意,即便他们说出了很多看似不正确的言论,但并不意味是基于恶意,相反,他们得出某些结论可能正好是基于自己的认知水准,而在这个时候,我认为正确的方式是意识到不能给出评判,而是通过深入沟通的方式让小孩自己表达出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个认知,这才是尊重小孩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