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由声源的振动引起的(声源—介质—受体)
声音的两个重要指标:频率和振幅
频率主导音高,振幅主导音量。
自然界不存在单一频率的声音,我们平常听到的任何声音都是一组各种频率声波的独特组合。噪音的频率和音量杂乱无章不固定,乐音则能给我们清晰的音高感和音色感。
乐音主要分为基音和泛音。
基音决定音高,泛音决定音色。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泛音序列,不同乐器的泛音序列中各个谐波的音量比例也不同。
泛音支撑音乐中的旋律/曲调与和弦,两个不同音高的乐音顺序弹奏出来产生和谐感是因为它们泛音部分产生了共振。
人的听觉舒适频率范围是100-4000Hz,也即钢琴的频率范围。其他乐器频率范围都在钢琴的频率范围之内。
人耳对音高的感觉是等比关系(100-200Hz之间与200-400Hz之间的音程是相同的)
一个全音的频率比是1.125,一个音阶有7个音,5个全音,2个半音(全全半全全全半,即自然大调式音阶)
中国古代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就是在自然大调式中去掉了F和B,没有不和谐的半音。
从100Hz到200Hz之间按乘法关系平均分成12份,相邻两个数间的比值是12次根号2,这就是十二平均律。
无论哪种调式,都契合十二平均律,钢琴、吉他均按照十二平均律设计。钢琴的相邻两个键,吉他的相邻两个品,频率比都是12次根号2。
国际标准规定一个中音的A是440Hz,避免了乐器音高的参差不齐。各个音名都是在国际音高的标准下被规定的。一架钢琴上,每个音都有自己唯一确定的频率值。
音名:CDEFGAB
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
唱名本身没有任何物理意义,它们的7个音与自然大调式的7个音一一对应,更适合唱简谱。
每个音名的频率是固定的,唱名的频率却不一定固定。
首调唱名法:从音高C开始的自然大调式音阶被称为自然C大调音阶,把它的每一个音往后移2个键(移两个半音)从音高D开始,便称作自然D大调音阶。在首调唱名法下,音阶从哪个音开始,哪个音的唱名就是Do。
把乐曲里的声音信息写下来就是乐谱。任何乐曲的信息总共有四个参数:音高(所有音符)、时值(音符的时间长度)、力度(音符的轻重程度)、音色(发声体,乐器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