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成绩上不去。究竟是家长的原因还是老师的原因?
今天在跟表妹闲聊的时候,聊起了她的妈妈,我二姨去年冬天让我做的一件事情。
一天下午她发给我一张图片,让我帮他打印一份,第二天给她送过去。
当时我看见图片的第一反应, 就这么几个小等式,你让你儿子抄一下不行吗?
回答说:打印的整齐,打印出来他好背。
孩子自己动手,抄两遍他也早就记住了。
哪里值当的,我大费周折打印出来,然后再等第二天给你送过去,然后他再用呢
聊着聊着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小的时候是没有打印机的,也没有练习册,那我们的作业是怎么做的呢?
是老师抄到黑板上,我们再去抄到自己的作业本上。
那这个抄写的过程,它本身就是一个读题,审题思考题目的过程。
现在的孩子呢?老师把作业发到家长的手机上。家长找个打印店再帮孩子打出来。这个过程中消耗的资金就先撇开不谈。对于孩子来说,他只要等着把题目送上去就可以啦。
那么,很可能他做题时,一粗心,漏掉一个条件,或者一个关键字,又或者,直接漏掉一个问题,因为他不需要逐字逐句的去看每一个字。因为不会有负担啊,弄错了,大不了再读一边题目。
看不看,那些字都在那里。而不是像我们小时候,抄错了,这个作业也就无法完成了
因为科技的发展,让学生失去了自己去记录作业的机会。让家长忘记了抄题目是学生的本职。
让学生不曾了解过,原来,写作业是需要抄题目的
那么,究竟是谁,宠坏了孩子
谁剥夺了孩子本应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