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的青蒿素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治人事天,莫若啬。”(《道德经五十九章》)

       “啬”,字源来自“稼穑”的“穑”,有收藏,积蓄义,引申为收敛精神、积蓄元气。

       老子认为,“啬”是修道行德乃至处理万事万物的根本——“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这句话,对治的意义非凡。今天我们推崇简约生活,提倡生活要做减法,不折腾,原来不是什么后消费时代的新潮流新创见,人家老子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一针见血地劝过我们了——“啬”!

       啬,就是不强出头,不折腾,不逞能,不耗散,不参与,不自我推销,不大包大揽,不声嘶力竭,不倾巢出动,不鱼死网破,不一锤子买卖,不孤注一掷,既不锦上添花,也不雪中送炭:既不掠人之美,也不为他人作嫁衣裳,绝不“务虚名而处实祸”。

       啬,就是始终握固,始终示弱,始终谦逊,始终保守,始终成人之美,始终铢积寸累,始终牢牢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始终坚持独立自由。

       啬,就是留有提前量,要有后手。强调积累,强调存储,强调留有余地,强调节约,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厚积薄发,“才不可使尽,力不可使尽”,做到游刃有余。

       无论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养身养性成佛成仙,“啬”道都能够指导我们。诸子百家没有任何一家提倡高消费,提倡奢靡浪费,反而都主张节约闹革命,主张储存能量,涵泳德行,自我保护,自我提升。

        啬,和老子紧握的“三宝”,即“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一脉相承,文异理同。

       啬,就是“积”。中国人爱说“积德”,还有个词叫“积怨”,可知“积”的道理很深,很厚,很大!

       曾国藩的幕僚欧阳兆雄曾谓“岐黄可医身病,黄老可治心疾”;青蒿素可医疟疾,《道德经》可治人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心里痒痒,还是想搞游戏,先上线一个游戏出来先吧
    工匠良辰阅读 1,001评论 0 0
  •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关注↑简书号! 色拉寺 色拉寺虽不如哲蚌寺宏大多彩,但这里有藏区最著名的辩经仪式。辩经在寺内最北...
    跟着大贺走川藏阅读 3,751评论 0 2
  • 文/十二岁的小西瓜 那是一个北风呼啸的冬天,早晨,雪精灵像发怒了似的,一个劲地刮满大地,把大地逼得不得...
    c3b215496d15阅读 3,003评论 0 1
  • 遇神杀神,遇鬼杀鬼,和我讲感情的人,我投之以桃,报之以礼,对我凶神恶煞,心术不正,欺软怕硬,表里不一的人,我也要绝...
    超级蜜思汪阅读 2,828评论 0 0
  • 你是天边的一朵云是洁白,是握不住的飘散。你是天空的一颗星是黑夜,是百万颗灿烂点着的深蓝。你是微风中的麦浪是熏风,是...
    葛蔹SO7阅读 3,089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