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5月5日是端午节,在这一天里,人们常常会吃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等。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每逢端午节,人们都会把房子打干净,在厨房撒上黄水,用来杀死毒虫及毒虫滋生。在南方过端午节还要吃五黄:黄瓜,黄鱼,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春秋时期的大臣,他倡导举行授能,富国强兵,却遭到了贵族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沅、湘。他在流放中写了许多的诗篇,公元前278年前。秦国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祖国。5月5日,他抱石投旧罗江身死。屈原死后,百姓们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并把米饭,鸡蛋等食物丢进江中,后来慢慢就有了"粽子"。
晚上我和妹妹,妈妈,爸爸,爷爷,奶奶一起观看了"赛龙舟"的频道。那里人山人海,桥上,河两岸都挤满了人。只听"砰"的一声,比赛开始了,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速的往前冲,一会儿红队在前,一会儿黄队在后,一会儿黃超过了红队,一会儿红队又超过了黄队……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比赛结束了,第一名是红队。看完了这次的龙舟赛,我明白了,只要有信心,做什么事都可以成功。
端午节不仅能吃上美味的粽子,还能看精彩的龙舟表演,真是趣乐无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