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关于执念的故事。
所谓父母寄希望于子女,本身就是错误。
他们一袭白纸,在诞生之初就被父母武断地绘制了未来壮阔瑰丽的图景,笔锋稍稍走偏的时候,甚至有父亲用极端的、蛮力的手段去强迫,比如他寸步不离地跟着自己的女儿。
而更无端的是他强加在女儿身上的“希冀”带来的心灵上无法承受的沉重,他希望女儿考上大学,借由带着全家都回到上海。
他对妻子深深的怨念和责难都是源于要回到上海的执念。
这份执念正是我反驳有些人从“作为父亲就必须坚定地有些蛮横地守护女儿的清誉”的观点出发认为这是一位好父亲的理由,因为父亲初心的偏执,守护女儿的清誉只是守护他未来图景的一部分。
我感谢我的父母。
可能是一直练习尤克里里指弹,所以对片中小根用口琴吹奏的那支曲子格外印象深刻,那首单音的曲子是简单的,却吹进青红的心里,吹进我的心里。
小根对青红的执念,很美好。
只是强奸突破了底线,让影片达到矛盾尖锐的高潮,然后加速进入了悲壮的终章。
当青红一家坐着的远去的车的轰鸣声伴随着“死刑,立即执行”的枪响,会让人深思我们在执念什么终究敌不过命运这只手。
影片中大篇幅的远景镜头,像一个旁观者窥视着悲剧的发生。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臧克家
PS:当吕军摘下黑夜的墨镜,嗯,我心下一想,为什么又是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