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四,信阳谢芳,持续分享,第64天 9月14日
先摘录一段书。
(3)假设问句。
以假设性语句,(如果 之词)探问当事人,在未来(而非过去),与某特定情境下的,可能想法与作为,特别是关于当事人偏好的结果,或达成目标时的情景。通过预设性问句,来形成当事人期待的目标及其愿景,所产生的目标当事人想要的目标,而不是咨询师认为他应该拥有的目标。当然,若当事人很难用正向的态度,来看待问题,或想不到例外时,咨询师也可以用此具有预设立场的假设问句,来创造可能性。
当问题已经解决时,你如何可以得知?
如果我是你家墙上的时钟,而你们家已经改变了,我会看到你们在做些什么事情?
如果我问你的太太,她会认为,如果你有了什么改变,会对你对这个家是有帮助的,在你家,谁对你有了这个改变会最惊讶?谁最不惊讶?怎么说?
当事情有所改善的时候,你第一个会注意到的讯号是什么?
如果开始往解决之道前进时,你的生活会出现什么讯号?
再讲一个焦点技术的小运用。
今天课堂上,那个经常不听讲调皮捣蛋的孩子,像往常一样和别的同学挤眉弄眼。由于是在课上,我不便去处理这件事情,当时只是用目光不断地提醒他,我注意到他了。
课下我叫了那个孩子,可能由于经常被老师叫,所以他也表现出非常无所谓的态度,便跟着我走了。
我:“你知道我今天叫你来有什么事情吗?”
学生:“不知道”
我:你猜一猜呢?
学生:“ 猜不着”
我:其实今天我叫你来,是想和你一起探讨一个问题。
(孩子眼神中掠过一丝好奇)
我:我是想和你一起探讨一下在你们学生的眼中好学生有什么标准吗?
学生:我也不知道。
我:“这样吧假如说,好学生是十分,你觉得自己现在是几分?”
学生:“很不好意思的说,能打两三分吧”
我:“你太谦虚了,其实,能坐在课堂上上课,就能打五分。你想不想让自己的分数更高一些呢?”
学生:想呀。
我:那你觉得怎么做才能让你的分数更高一些呢?
学生:上课认真听讲。
我:还有呢?
学生:课下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我:还有呢?
学生:课前仔细的预习。不会的地方,可以从电脑上寻求帮助,或者是寻求同学们的帮助……
我:假如我们做到了你刚说的这些,会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做到了这些,就是个好学生。
我:假如你成了你说的这这样的好学生,谁最高兴呢?
学生:我自己。
我:哦,那除了你自己以外,你最想让谁看见你的这些变化呢?
学生:爸爸妈妈。
我:如果爸爸妈妈看见了你的这些变化,他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我的妈妈一定会高兴地抱着我说,我的儿子真的是最最棒的。
我:你想听见妈妈这样夸你吗?
学生:想呀。
我:马上又要上课了,你觉得做一点点什么就可以离得到妈妈这样的夸奖,更进一步?
学生:老师,我去上课了,否则讲的新知识,我该不会了。
(飞快地跑去上课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