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听得到夏季开学典礼时,得到大学沪杭校区负责人马徐骏的分享时提出了一个问题:
到底什么样的知识才算是你的?
马徐骏老师给出的答案是:
只有那些穿过了身体的知识才是你的,那么另一个问题则相应而生:怎样才能让知识穿过身体呢?
答案是:学过、教过、用过
学过是输入,教过是输出,而用过就是实践。
而只有经过这三个阶段的知识,才算是你自己的。
输入的途径不胜枚举,抛开得到、混沌大学这些头部平台外,各种线上课程、训练营也足以满足我们的大部分学习所需。
进入第二阶段的教过,而实现这一步的除了专业从事教学的人外,可能最普遍的实现途径应该应该是以下两种:给他人讲述一遍、写成一篇文章。
而前者需要同频的听众,需要对方恰好有时间也有兴趣,这就对我们的圈子有一些要求,物理圈层时常很难实现,还好互联网打破了物理距离的局限,但在线沟通一样很难满足这一需求,且较为零碎。
相比之下,将学到的东西整理成一篇文章,发表出去,接受读者反馈的成本就低很多,这也是不管社会如何变迁,写作的价值一直未曾被大众否定过的原因之一吧。
但真正难得是第三个阶段:用过!
有时候我们学的知识,很难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相匹配的应用场景。
比如我最近在听万维钢的精英日课的第三季,专栏用三周的时间在解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听得津津有味,但作为普罗大众,这些知识确实很难有用武之地。
如果非说有什么应用的话,充其量是多了一份谈资,但愿意静下心来听你一个非专业人员叨叨相对论的人,也极为少见。
但在我看来,我们读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反脆弱》《Skin in the game》、彼得·蒂尔的《从0到1》……
并不是像读工具类书那样,直接指导工作和生活中的行为,它们更多的是启发思维、提高逻辑思考能力、让自己面对问题保持时刻的头脑清醒。
对于学习这件事有两派态度鲜明的观点,一是学习是为了愉悦自己、炼化自己的欲望、净化自己的灵魂,所以无需太在意所学内容是否被记住;
另一相对立的实用主义者则认为,学过的东西,过眼即忘,那跟没学过有啥两样。
我则认为这两者都有一些极端,如果学过的内容既能提升自己的通识性能力,又能随时调取使用,那岂不是更好。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我认为有三个步骤逃不开:储存、整理、调取
万维钢曾经在第二季精英日课专栏周末互动里提过:
不管看到、听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我都会把它存入Evrenote,方便后期使用。
其实喜欢写作的小伙伴,大都有这个习惯,但区别在于调取的难易程度。
资料库里躺了一大堆资料,等用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废了好大劲也没找到自己想要的。
举一个最普遍的场景:你有没有那么一刻,感觉事情到嘴边了,就是想不起来。
其实这就是调取能力差的一种体现,或者说储存的东西太难被调取。
所以需要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第二个步骤:整理
所有进入知识库的东西都要分门别类的把它们整理好,当然每个人的使用习惯不一样,也就意味着整理的类别有所不同,只要适合自己就好。
我一般会把一本书,建立一个文件夹,然后在里面把书本按章节,拆解成:知识点、金句、案例。
这样每次按书本来搜索即可。
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它是我们能够与这个快速迭代的世界保持同步调的最重要的途径。
所以你可以排斥功利的学习心态,但应该不会拒绝更高效的学习方式。
李笑来的公众号叫“学习学习再学习”,很多人以为他是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其实他是在表明有一个对学习的态度:先学习如何学习,再去学习,才是正确的方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放下书本和耳机,先给自己一点时间,思考一下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方法,也许会让我们变得更好。
除此之外,学习不应该是一项任务和负担,否者是很难持续性的坚持下去的,所以只有学习本身带来的正向反馈远远大于其他娱乐性活动的诱惑,我们才能对其产生上瘾的感觉。
而更高效的学习方式就是其中一种,高效带来更多的成就感和收获感,这些是会增加我们的学习动力的。
学习学习、思考思考,都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愿你我都能在这条路上持续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