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文章《顿悟》,篇幅短小,却很受启发。对于文字写作颇有借鉴。
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一个年轻人决定超凡脱俗剃度出家。方丈说:
“佛门无限清静,必须耐得住寂寞;佛门四大皆空,必须抛弃俗念;佛门生活,时时诵经礼佛,洗涤灵魂的尘垢,必须勤勉不惜。这些你能做到。”
“能做到!”年轻人出家心切。爽快的答应下来。
然而几个月后新鲜感消失,年轻人陷入了失望和孤独,其他的清规戒律他都能忍受顺从。让他最忍受不了的是佛门的孤独和寂寞。
方丈一眼看穿年轻人的心事。并提醒他:挑水时要慢一点,别把小鱼舀进水桶里。走路时小心一点,别踩着路上的蚂蚁。
这位年轻人一一照做。果然有新的发现,豁然开朗无限感慨。
他舀水的时候,看到水底的游鱼、细石、水草、那么自由自在,和谐相处。
他走路时看到了花草树木、泥土石子。
方丈再次提醒他。“看水。”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有蓝天,天上的云,有太阳,还有大森林。”
你难道没有看出来,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云散云聚,看不出来春去秋来,岁月年年……
年轻人愕然。他不再孤独和寂寞。并尽情享受这份孤独。
由此想到我们的文字写作,何尝不是一条孤独而寂寞之路。
当我们豪情万丈,满怀信心,从容握笔踏上这条文字之路的时候。想过没有?我们能坚持多久?我们能走多远?我们能够耐得住孤独和寂寞吗?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关斩将考入高等学府的又有几人?背后付出的泪水汗水有几人知。
世界马拉松长跑比赛。坚持到最后胜利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寥寥无几。当然这项活动重在参与。可他们平日里挥汗如雨、超负荷的默默付出,有几人晓。
人生之路千条万条,但通往成功之路从来都是孤独寂寞的,但凡成功之人也是风毛麟角。
所以说,孤独寂寞的文字之路。是漫长而且要有耐力的。每个环节不可或缺,不可越过。每一条路都要去经历、去思考、去聆听、去感悟。
很欣赏一段话。不止一次的在简书写过。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我喜欢孤独并享受这份孤独。但孤独的人并不一定寂寞。
当一个人的内心足够强大时,她能够从容面对生活中纷纷扰扰。
也许是骨子里的那份倔强,也许是性格使然不受约束。我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自由自在。
我喜欢与真诚善良的人相处。我喜欢与有志趣爱好相似的人相伴。我喜欢与同频共振的人携手前行。
感恩感谢简书,感恩感谢最美好的遇见。在文字写作的道路上,或许我不那么优秀,也不那么成功。但我平凡努力不懈怠。每一天都在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