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尊重专业的人,所以我是YYets的忠实粉丝。最近被YYets出品的片头广告洗了脑,于是此时此刻在这里敲字。但说到底,所有有效的广告都基于需求,需求是一切交换行为的基础。我本身有写的需求,载体便正正当当趁虚而入于此。
写字这件事于我,就是手痒。人对于自己喜爱的行为尤其是到上瘾的程度的,手痒便是一种出现频率很高的感受,好比有的人打麻将,有的人抓娃娃。
昨天一个英文名引起的中产鄙视链问题引起了很大的讨论,结果英文它本身作为一种中立的语言很无辜地接受了大部分人的讨伐和谩骂。
我是一个学英文的人,从初中开始使用英文名字,一直到当老师到后来进公司,这期间一直被人用英文名字称呼,并不觉得骄傲也不觉得有何不妥,我也有同学在国际友人圈里一直使用中文名字的拼音,用或者不用英文名字在我们的学习生活里,并不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在工作场合尤其是外企,使用英文名字很多时候也是公司要求,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用英文名字往往只是为了好记,尤其是对外籍同事/合作伙伴来讲,本国语言的名字按发音写出来的字母,对非本国人来讲是个很复杂的构成,就比如说,我到现在也记不住村上春树的英文名字尽管我读完了他几乎所有的书,又比如说,我们叫丹丹龙、大表姐、小李子还不是因为他们的名字中文音译过来难记也难发音。从被雇佣者的角度来说,英文名字的称呼倒省去了拿捏尊卑之事的麻烦,在中文里,直呼其名是不太礼貌的,称呼昵称又要视关系亲疏和场合,上下级关系还要注意尊称或者职位名称的使用,一个英文名字省去了这许多麻烦,是一个怎么都不会错的方法。
但对于事件本身,孩子因为没有英文名被嫌弃这事,是英文名这事被人当成了一种标准,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达到一种社会生活的层面,而达到这一层面的人对未达的人表示了一种鄙视的情绪。我说英文背了锅,是因为这其实是有钱人对穷人,或者这里只是有钱人对财富相对较少的人的一种鄙视。按照这种逻辑,有钱的人,才能读上英文教学的幼儿园,没有英文名字的孩子,被推断为必定上的普通幼儿园,进一步被推断为来自钱不多家长不精英的家庭。这种标准也可能是其它任何一种有钱人的表现形式,比如开多少价位的车,住在哪个档次的小区等等,更可怕的是这种观念在事件中已经潜移默化地植入了小孩子的思想体系。
我们说人生而平等,那是从人格的角度来讲,但人出生的资源和条件,是完全没有平等可言的。我们可以消灭阶级,但阶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群体,并在社会运转中担任着各自的角色。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自然的法则,除了三观、兴趣爱好,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也是群分的一个因素,比如一个人兴高采烈说爱马仕出新款,另一个人说美特斯邦威在打折,就这个话题这二人是怎么也聊不到一起的,(除非有其它共同的话题)。其实爱爱马仕的和爱美特斯邦威的都没有错,各自满足各自的需求,各自过得乐呵呵。但是实际上,爱爱马仕的瞧不起爱美特斯邦威的,爱美特斯邦威的要骂爱爱马仕的没文化就知道炫富。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 有钱人瞧不起穷人,而穷人仇富。
从一个方面说来,这个事件又有些类似姜汁讲到的中产阶级焦虑,新晋中产很辛苦地进入了一个他们认为更优的阶层,一定要撇清了关系,不跟他们认为较次的阶层有半毛钱关系,以保证自己好不容易混进去的阶层标签的有效性。
这让人联想到的是更功利性的人生,父母从小便给孩子营造了一定门槛的社交圈,以便交换同等高度的资源。还有一种类似于附庸风雅的,就是倾其所有以进入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圈子,为了使得自己看上去跟这个圈子的人有一样的特征,勉强自己去复制一些爱好和行为习惯,如此为难自己还乐此不疲,自己究竟是谁已经根本不重要了。
其实我是想说,我叫Tina, 你们不要仇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