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甘之旅(五):从黑独山到鸣沙山

黑独山进入我的视野,是来自旅行社老板发给我的日程表。来之前,做了很多攻略,看了不少路线,这个旅行团的日程表里,吸引我的除了俄博梁雅丹魔鬼城之外,黑独山也占有很重要的一环。

黑独山诚不欺我也!

上午到达黑独山的时间是八点半左右,当坐着摆渡车上的时候,心里有些忐忑,一方面担心会翻车,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另一方面又担心像网上吐槽的那样,服务区黑,只想着赚钱。到了以后,天公也不作美,竟然淅淅沥沥下起了雨,风吹在身上冷飕飕的。

对黑独山的期翼让我们冒雨前行,走进黑独山的第一眼就亮了,果然像被打翻的墨汁浸染过,又泼上了层细细的银霜。灰黑色的山体在雨雾里若隐若现,棱角被雨水磨得温润,却依然透着股硬朗的苍凉。脚下的碎石沾了水汽,泛着暗哑的光,踩上去咯吱作响,倒像是这方秘境在低声回应。雨丝斜斜地织着,把远处的轮廓晕成淡墨画,风里裹着泥土和岩石的气息,清冽得让人忍不住深吸——原来期待了那么久的风景,真的会在眼前开出独一份的惊艳。

我实在忍不住感叹:好一副苍凉的水墨画。雨停了,雨后的黑独山更美了。空气里浮着湿冷的土腥气,每块石头都像被水洗过的砚台,透着沉静的光。

雨来的反反复复,雨滴再次落在身上的时候,我们决定返程。据了解,黑独山是近两年才开发出来的景点,由于一些旅行社开车带着旅拍的人恣意拍照片,有些山头上的黑石块被破坏了,露出了黄色的脊梁。今年七月份开始保护起来,虽说有了些限制,但对被称为“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有了最好的保护。

本来我们准备去丝路遗产城去参观,后来想到阳关也在附近,临时起意,改去阳关。说实话,去阳关是为了王维笔下的“西出阳关无故人”苍凉,是为了王瀚笔下“葡萄美酒夜光杯………来征战几人回?”的豪迈。尽管里面有不少景点都是后期仿建的,可走过阳关的一刹那,那种辽远、空寂突然漫过心头。风掠过土夯的城墙,像在重复千年前的驼铃余响,恍惚间竟分不清,是我们站在了诗里,还是诗从时光里走了出来。

来到鸣沙山时已过六点,夕阳将沙丘染成蜜糖色,风卷着沙粒掠过耳畔,像有人在低声哼唱古老的调子。驼队的剪影慢悠悠载着游客穿行,铃铛声在空旷里荡出老远。女儿先是去拍了套写真——余晖未散的沙山泛着琥珀光,她的红裙在镜头里漾成一团火苗;夜里我们又去了鸣沙山万人演唱会,荧光棒连成片星海,歌声混着晚风撞在沙丘上,又簌簌落回每个人心头。

车窗外的戈壁渐渐模糊。雨雾中的黑山、阳关的风、鸣沙山的荧光,像散落在时光里的碎片,在记忆里拼出了完整的西北。

所谓远方,原来不止是风景,而是走在路上时,被天地辽阔和人间烟火同时填满的心。

黑独山

阳关

鸣沙山

鸣沙山日落

鸣沙山夜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