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记记载:冥历两千四百七十二劫,瓯濯年焃鴠日,三百年一逢,黄泉起大风,有阿罗汉乘风至,杀孟婆。
孟七不是这八百里黄泉的第一任主人,却是这孟婆庄第一个被杀死的孟婆。杀死她的是个和尚,叫无名。
无名生有慧根,本是几世的修善之人转世而来,若无意外,这世就可以修成正果,飞升成佛。可是这意外偏偏出现了。
无名自小在山中长大,立志修习佛法,更是以度化世人为己任。在山中十数年,无名修行已有小成。后来,恰逢乱世,战争既起,生灵涂炭,到处都是枉死的冤魂,茫茫大地上,鬼魂悲鸣,怨气直冲云霄。无名在山中感知世间一切,怀着一颗慈悲之心,入世度化苍生。
凡间的一切比无名想象的还要糟糕。战争的荼毒之下,人性的善良早就被疯狂的杀戮和温饱的欲望所吞噬。
那是一个混乱的年代,无名在这里看尽了人生百态。在那座充满杀戮的城池中,人们在战争的夹缝中努力地生存,挣扎,开始,人们吃树皮,吃草根,后来慢慢开始吃那些还未破败的尸体,再后来,好端端的人走在街上,便消失不见了,入了别人的肚腹。亲人易子而食,将领献祭爱妾。直到后来,无名在那座城池里看到了饕餮,原来,当人心的善开始泯灭的时候,连妖魔都会趁虚而入。
无名开始在世间行走,他度化了许多人,也没能度化许多人。比如,那个叫慕容冲的君主,他亲手报了亡国之仇,却执着地去找寻让仇人复生的办法,不肯入了轮回;再比如,那个后来被他取名叫早月的女子... ...
早月生在山中的一个小村落里,虽然生活清苦,也是爹娘的掌上明珠。山里的女儿,上山采花,下河捕鱼,一派的天真烂漫。可惜,一切的美好最终被战争吞噬了。她只记得那些士兵闯入村子的时候,村民疯了一样的向山里躲避;记得那些乡亲一个一个死在士兵的刀下;记得父母为了不让士兵发现她藏身的山洞,一路引着那些人跑向悬崖;也记得自己在很多天后回到村子里,那一地的焦土。早月埋葬了父母,大哭一场,就这样离开了生她养她十几年的山村。早月一路走过,到处都是战争肆虐的痕迹,她自小在山中长大,不知怎么在这乱世之中生存。一日,她来到一个城池,那个小小的城池让她看到了久违的人烟,莫名地让她想到了家的样子。已经很久没有吃过东西的她,又冷又饿,于是就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想讨碗水喝。开门的是个大娘,她说家里就她和大爷两个人,孩子早就在战争中死去了。大娘看着早月很是欢喜,不仅给她一碗白粥,还留她住了下来。
如果不是那天晚上昏昏欲睡的自己,被缚住的手脚,还有那砍向自己明晃晃的刀刃,早月会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早月就这样成了老两口的腹中餐。她不恨他们吃了她,却恨他们在给了自己温暖之后又骗了她。浓重的悲伤和怨气让早月成为了厉鬼。那座小城一夜之间被屠戮殆尽,早月也因罪孽深重,被囚在这座城中再也不能离开。
数十年了,无名是唯一一个踏进这座死城的人。也在这座城里见到了怨气冲天的早月。他试了各种办法去度化早月,可是早月身负罪孽,已经不能入轮回了。早月请求无名带她离开这个城池。无名有一琴,他便将早月放在古琴之中,带她回了山门。古琴有灵,受其精气滋养,又兼无名日日诵经,早月满身的怨气竟然渐渐消散,后来更是能显出形态来。后来,无名抚琴,早月就出来以舞相和。因琴名早月,故无名便给她取名为早月。无名与早月相处日久,渐生情愫,最终被坏了德行。自此,二人心意相通,琴声愈发清越,上达昆仑,下通冥界。
只是没想到,琴声清越被冥王阿茶所觊觎。在无名去山中取水的间隙,阿茶盗走了早月。无名与早月心灵相通,知道早月去向,可是无名虽是修行之人,却还是生人之躯,是入不了冥府的。唯一的机会,就是三百年一至的焃鴠日。
这一天终于来了,无名乘着焃鴠日的大风进了黄泉。他知道进入冥府,必先路过黄泉。孟婆孟七就是八百里黄泉的主人,他带着一早就准备好的曼珠沙华种子,期盼能以此为代价,让孟七放行。无名原本以为带来这荒芜之地的第一朵花,代价足够了,可是他在那个孟婆眼中看到了死灰一样的颜色,大抵这黄泉是不需要花种了。可是早月还在冥府,幸好,幸好,他已经修成了阿罗汉,他还能杀死孟婆。
无名最终用自己的血杀死了孟七,他始终记得那个孟婆死的时候,问他“值得吗?”当然值得,没了早月,成魔成佛又如何呢。
最终无名还是没有从冥府中走出来,他本就斗不过阿茶,更何况早月还在她手里。从此,冥府多了一个没有灵魂的鬼差,赵吏。
可是没人知道,人间还多了一魄,叫白牡丹。白牡丹最终死于箜篌之灵般若之手,那般若便是是孟七的转世,也算是全了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