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思考 · 工序化写作

把写作看成是思考的呈现,“对于写作的思考”就是“对思考的思考”

最近开始思考优化自己的写作练习方法。恰好昨天阅读了关于“刻意练习 Deliberate Practice”相关的内容,将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用于以后翻看。

思考下来主要是以下几点内容:

  1. 将思考创意的过程,与写作完成的过程分割开来。

    日常的思考要随时记录,哪怕是对过去已经写好的东西的修改和再思考;对于日常思考的记录要经常梳理,与以前的写作做对比,与以前的题目做对比。

  2. 每日的写作成为一种例行的工序

    每天不管是否有想写的内容,都应该坚持一段时间的写作;把每天的写作变成坐下就能够开展的行为,无论是地铁、办公室还是书房。收集、梳理后附加上思考的逻辑。将写作看成是一种体力劳动。只有看成体力劳动之后才能够更容易坚持,不会被心情、状态影响到进度。

阅读引导

每天可以做的事情是很多的,比如对于已经定下来要思考的内容,可以开展如下活动:

  • 资料搜集
  • 观点梳理
  • 撰写框架
有那么多可以写作的题目,先记录下来,再一点一点来

思考流与题目的确定

将写作过程变成一个流,题目不断确定,思考不断进行,写作不断开展。不要每次只想下一个题目,然后就只是做这一件事情,而要让不同的写作任务相互交织,每次都是完成其中工序化的一部分,在写作的时候降低思考负担

采用流的方式定题,不停地流向下一个题目,迭代思考。题目与题目之间的跨度就是流的步子。重要的问题流的步子慢一些,思考清楚了步子就流快一些。

题目确定的过程采用滚动形式。计划将一天的写作变成一个三天的过程,过程不单独占用进程,每天通时做多个题目。具体方法如下。

第1天确定第一个题目和方向,并搜索资料;

第2天思考酝酿第一个题目,并确定第二个题目和方向并搜索资料;

第3天早上将第一个题目撰文成稿;思考酝酿第二个题目;并确定第三个题目和方向;

第4天早上修改发表第一个题目文章;将第二个的题目撰文成稿;思考酝酿第三个题目;并确定第四个题目和方向;

第5天早上修改发表第二个题目文章;将第三个的题目撰文成稿;思考酝酿第四个题目;并确定第五个题目和方向;以此类推...

每天确定一个题目,无论多烂都要把它写完。

定时定量写作

每天早上的写作只是对已经积累的思考和资料的整合,不憋长文。有思考框架,那就写思考框架,框架写好了就写分论点和局部论述。

回顾和反思

每周对自己已经写下的内容进行回顾、梳理和整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