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这件事很多人都是觉得,听到过就是学到了知识,所以天天都在用很多时间去听课程,这样会掉入一个陷阱,学了这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有效之法,在这里我总结以下几条。
1.厚积才能薄发
厚积:只有我们用非常多的时间去针对某项技能,用心的刻意练习,就像我们现在做的,每天都在接受认知升级,天天刻意为难自己写出一大堆留言,可是我们觉得还不够高效,还要重新阅读理解再写成文章,用自己的表达阐述一遍,我们把看到的要点通通压缩到这篇文章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厚积。
可是这只是做到技能深度的探索,我们还要做到广度的探索,就像是查理.芒格所说的多元思维模型一样,我们要跨学科进行学习,做到多种角度的视角,用这些角度来俯视现有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了解。
薄发:正所谓台下十年功台上十分钟,有很多事都是有一套复杂的过程,才能呈现出简单的结尾,比如一个大尺度的简单,一支简单的铅笔,在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人能够掌握生产它的全部知识,它需要成千上万人通力合作,才能生产制造出来。而这些共同合作生产这支铅笔的人,可以互不相识,彼此憎恨,甚至互相敌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合作生产一支铅笔,而这就是社会协作的复杂性,产生出来的简单事物。
你要知道想要过好这一生,学到真正实用的道理,你就需要用平时大量时间去堆积你的熟练度,用时间换取真知灼见。
2.固化
有位哲学家说过,黑暗中,你会远远的把一棵树辩认成一个人,可是当你走近的时候,你会知道那是一个树,可当又一次走远的时候,你就不会看成一个人,在这个时候你的思维已经固化成树的样子。
这就是固化成一个形状,就像石头一样千年万年都不会改变,这是一种悲哀,拿着锤子看哪里都是钉子。
对于我们大脑来说,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模式框架,这就是你用来加工信息,合成信息的工厂,这个工厂里的所有设施,都由你来置办和置换,我们给一条生产线也就只能生产一类东西,而这个时候就是我们的固化。
当我们给大脑一定数量的生产线,那么我们的产品就会很丰富多彩,我们看到的事物被一号生产线生产一遍之后,我们可以再用二号生产线在生产一遍,这样我们就会得到不同的感知不同的决策。
这种多条生产线的好处就是容错率很高,就好像打游戏一样必须有adc法师坦克辅助这样的阵容才能容错率高,全部adc的话,攻击力确实很高,但是生存能力是极弱的,一旦一次团灭就会导致全面崩盘,导致整场的失败。
3.敏感度
我们想避免陷入固化的情况,就是要提高我们的敏感度,对于偏见歧视,我们要尽量弱化它的作用,就好像红酒一样,对于刚喝红酒的人来说,不管是什么红酒都是一个味道。可是对于一个品酒高手来说,每一种酒有不同的味道,每一种酒也不同的芳香,而且他不会产生偏见,对于品酒高手来说每种红酒都有其独特的味道,因为他知道一旦他产生了偏见,他也就感受不到这么多味道,这么多芳香。
但是对于喜欢喝酒的人来说,他会产生很大的偏见,一旦他认为哪个酒好喝,对于单类酒的偏好就会超过其他酒,然后长期喝一种红酒,最后是会对这一种酒都认知产生敏感,这种认知就成锤子,对别的酒毫无感觉力。
只有做到对每件事的敏锐观察,用不偏不倚的思考,来体会最真实的一切,这样才能不被自己所欺骗,你要知道那只是生理的懒惰,克服它就可以找到真理。
4.践行
最后请你把你学到的,用到你的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行为你的做事方式,只有这样做到看清,所做的是对是错好处有多大,就好像人生的总舞伴就是两个字践行,不管学到什么只要你能用出去,就是给这个世界看我们跳的双人舞,运用这世界的规律,跳出美妙的舞蹈,我们和现实中现有的规则合作,就好像这个世界奖励外向者,那么你就要学着和外向跳一支舞,让这世界感到你的美丽,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