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简述汉武帝的求仙实体——博山炉

先人爱香,古已有之。

先秦时期便有熏香的先例,战国时流行起室内熏香。

到了汉代,人们专门设计出博山炉用以熏香。香料燃于其中,清除室内污秽;香烟袅袅升起,仿若置身仙境

图片来自摄图网

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华南、华中的古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魂归附近高山,不时会回到家人身边。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巡游全境。到了齐楚境内,将灵魂不灭的先人误以为是“仙人”,又将附近高山传成“仙山”,自此开始了求仙之路。

秦二世而亡。到了西汉,汉武帝将秦皇求仙发扬光大,一面派出“寻仙探险小分队”,继续徐福未完事业;一面炼制丹药,积极做“成仙实验”小白鼠,一面将传说中的博山实体化,造出了博山炉。

图片来自摄图网

博山炉因何命名?

相传,古代中国有五座神山——岱舆、员峤、方壶、瀛洲和蓬莱,前两座无故沉没,只剩下方壶、瀛洲和蓬莱三座,统称“博山”。博山炉因而得名。

博山炉长什么样子?

多以陶器、青铜材质制成的博山炉炉体呈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海上博山。

图片来自摄图网

尽管随着秦皇开百越,武帝拓西域,域外香料得而进入中国,促进了香薰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也激发了工匠们的创作灵感,促进了香料及熏香工具造型上的多样创作。

但对于百姓而言香料、博山炉仍是奢侈品,仅流传于贵族、功勋的门户之中。汉武帝更是以赠送博山炉作为对家人和臣子的最高封赏。

在那时,若有一人能说出“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可见其家也是钟鸣鼎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许多古装剧中,都有层层帷帐外白烟缭绕,帘中人斜卧轻眠的场景。薰香使用的香炉,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商周的鼎和春秋战国时...
    苏茗呐阅读 516评论 0 0
  •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民间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
    小古玩大世界阅读 1,238评论 0 0
  • 我国古代有焚香的习俗,或燃香洁室,或熏衣染被。“欢作沈水香,侬作博山炉”,这是汉晋六朝文人对熏炉和香所作的隐喻吟咏...
    收藏yumi阅读 1,065评论 0 1
  • 这件熏炉为青铜质地,通体鎏金,局部鎏银。熏炉的底座上透雕着两条蟠龙,龙昂首张口咬住竹柄。竹节形的柄分为五节,节上还...
    玩古赏今阅读 1,056评论 5 3
  • 图中这件文物叫“错金青铜博山炉”,出土于河北满城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高26厘米,重3.4千克,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楚淑慧阅读 6,19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