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怎么改掉

      “都九点了,作业才写了两行!”“磨磨蹭蹭的,什么时候才能写完?” 每天晚上,不少家庭都在上演这样的 “催作业大戏”。家长急得团团转,孩子却依旧慢吞吞地削铅笔、玩橡皮,明明一个小时能完成的作业,硬是拖到深夜。其实,孩子写作业拖拉,不是故意跟家长作对,背后藏着 “没方法”“没动力”“没兴趣” 等原因。只要找对路子,就能让孩子从 “磨洋工” 变成 “高效率”。

      一、先搞懂孩子 “拖拉” 的小心思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拖拉是 “懒”,其实背后的原因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是 “不会做”,一道题卡壳了,又不敢问家长,就只能坐在那里发呆,假装在思考。有个二年级学生数学作业总拖到最后,妈妈仔细一看,原来他连 “乘法口诀” 都没背熟,根本做不了应用题,只能硬耗时间。

      “注意力不集中” 也是重要原因。写作业时,窗外飞过一只鸟要抬头看半天,铅笔掉了捡起来能玩三分钟,看似坐在书桌前,心思早就飞到九霄云外了。这种孩子不是故意拖拉,而是控制不住自己分心。

      还有的孩子是 “不想做”,觉得写作业太枯燥,不如玩玩具、看动画片有意思,就用拖拉的方式 “消极抵抗”。有个男孩故意把作业拖到睡觉前,想着 “写不完明天老师批评也比现在写强”,这其实是对作业的 “隐形排斥”。

      二、三步打破 “拖拉循环”

    (1)写作业前 “做好准备”

      就像打仗前要整理装备,写作业前也要让孩子 “清场”—— 把书桌收拾干净,只留下课本、文具和当天的作业;把玩具、零食、手机等容易分心的东西收起来,眼不见为净。有位妈妈的 “五分钟准备法” 很管用:写作业前,让孩子用五分钟时间 “上厕所、喝水、削好铅笔”,准备工作做完,就不能再以 “要喝水”“要上厕所” 为借口起身了。

      更重要的是 “拆分作业”,把 “写作业” 这个大任务分成小块。比如告诉孩子:“我们先写 20 分钟语文生字,休息 5 分钟,再做 15 分钟数学口算。” 孩子看到 “小目标”,就不会觉得 “作业太多,永远写不完”。有个女孩看到满满一页作业就头疼,妈妈帮她把作业分成 “先写 5 个生字”“再做 2 道数学题”,她反而愿意动手了。

    (2)写作业时 “盯紧节奏”

        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别总在旁边盯着说 “快点写”,这会让他更紧张。可以用 “计时器” 帮孩子掌握时间,比如 “这页生字我们用 15 分钟写完,计时器响了就休息”。孩子看着计时器,会有 “紧迫感”,不知不觉就加快了速度。

      遇到孩子分心,用 “轻轻提醒” 代替大声催促。比如孩子玩橡皮时,拍拍他的肩膀说 “我们正在写作业哦”;眼神飘向窗外时,指指书本说 “这道题快做完了”。有位爸爸发现,越催儿子写得越慢,后来改成 “孩子分心时就把他的注意力引回题目上”,效率反而提高了。

      允许孩子 “偶尔发呆”,但不能超过 1 分钟。如果孩子盯着题目半天没动笔,可以问:“这道题是不是不会做?需要妈妈帮忙吗?” 帮他解决困难,而不是指责 “又在偷懒”。

    (3)写作业后 “及时反馈”

      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要具体表扬:“今天你用 40 分钟就写完了作业,比昨天快了 10 分钟,真棒!” 这种肯定会让孩子觉得 “快点写完有好处”,下次更有动力。

      如果孩子还是拖拉,别打骂,而是和他一起 “找原因”。可以说:“今天作业有点拖拉,是哪里遇到困难了吗?” 如果是不会做,就帮他补上知识点;如果是分心了,就想想 “下次怎么才能不分心”。有个男孩拖拉了一周,妈妈和他聊天发现,他是觉得 “写完作业还要做练习题”,故意拖到没时间。妈妈取消了额外练习,孩子反而不拖拉了。

      三、这些 “坑” 千万别踩

    (1)别用 “比较” 伤孩子

      “你看隔壁小明,作业早就写完了,就你磨磨蹭蹭!” 这种话会让孩子觉得 “我不如别人”,破罐子破摔:“反正我慢,那就慢慢写。” 每个孩子节奏不同,只要今天比昨天快一点,就是进步。

    (2)别 “包办代替” 帮孩子赶工

      孩子快睡觉了作业还没写完,有些家长就 “代笔” 帮着写,或者说 “算了明天让老师说吧”。这种做法会让孩子觉得 “拖拉也没关系,有人帮我收尾”,永远改不了毛病。正确的做法是 “让孩子承担后果”,比如第二天被老师批评,他自己就会记住 “下次要快点写”。

    (3)别把 “写作业” 和 “惩罚” 绑在一起

      “今天不听话,罚你多写 10 页作业!” 这种话会让孩子觉得 “作业是坏东西”,从心里抵触,自然就想拖着不做。写作业是孩子的责任,不是奖惩工具,就像吃饭一样,不能因为表现好就多吃,表现差就少吃。

      四、让孩子 “想快点写完” 的小技巧

    (1)给孩子 “写完作业的甜头”

      告诉孩子:“写完作业就可以玩 20 分钟玩具”“今天早点写完,我们一起看一集动画片”。把 “快点写完” 和 “开心的事” 联系起来,孩子会更有动力。有个家庭约定 “作业写完才能玩”,孩子为了能早点玩,写作业速度明显快了。

    (2)让孩子 “自己安排时间”

      给孩子一点 “自主权”,比如让他决定 “先写语文还是先写数学”“休息时想玩什么”。孩子觉得 “这是我的事,我可以做主”,反而会更上心。有位妈妈让儿子自己列 “作业计划表”,他为了能按计划完成,写作业时特别认真。

    (3)用 “游戏化” 让作业变有趣

      把写作业变成 “小游戏”,比如 “我们来比赛谁写的字好看”“这页口算我们看看能不能 5 分钟做完”。有个妈妈和女儿玩 “生字魔法”:每写对一个字,就说 “这个字被你施了魔法,变漂亮了”,女儿觉得好玩,写得又快又认真。

      改掉孩子写作业拖拉的毛病,就像给生锈的轮子上油,不能急,要慢慢磨。家长要做的是帮孩子找到拖拉的原因,教他掌握 “快写” 的方法,再用耐心和鼓励推着他往前走。当孩子发现 “快点写完作业,既能得到表扬,又有时间玩”,就会慢慢养成高效的习惯。总有一天,你会惊喜地发现,不用催促,孩子自己就会说 “我要赶紧写完作业,还要看动画片呢”—— 这才是真正的进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