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吹葫丝的长发女人最大的快乐就是把美和音乐化作涓涓细流渗入人们欢乐的心田。把一件事做得精益求精叫绝活!
认识娇娇纯属偶然,在一次的朋友的聚会上,一位长发披肩身材高挑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的漂亮女人,走进了我的视线,经过短暂交流,她告诉我她叫娇娇,是个吹葫芦丝的音乐人。她的举手投足都彰显着自信和快乐。
娇娇说她自小我喜欢音乐和舞蹈,十二岁那年,长得漂漂亮亮的她被当地一家杂技团选中,可娇娇的妈妈舍不得女儿吃常人难以忍受的训练和辛苦,最后坚决不同意女儿去。娇娇说自己的最大的梦想是能成为一名音乐教师。
很多年后的今天,娇娇通过多年的付出和摸爬滚打,终于成了一名教儿童葫芦丝的音乐老师。在工作之余她还经常出入大型活动现场和一些生日婚宴庆典,表演自己最爱的葫芦丝演奏,并且在行业中拥有较高的美誉度。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这种乐器以葫芦作为音箱,胡芦咀作为吹口,常见者以各自装有一片舌簧的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入葫芦底部,无论竹管多少,多以中间一个为主管,旋律出自主管,副管仅以和谐持续单音相衬托,产生和声效果,达到含蓄朦胧的美感。
娇娇说她当初学葫芦丝也是通过勤练和刻苦才完成的,她说首先是“吐音”的把握,吐的力量要恰到好处,葫芦丝最美的音色和乐曲需要达到音头的强度,娇娇通过多次”魔鬼训练“最终让舌头变得灵活自如,接着不服输的娇娇又开始练习手指的基本功,她双手握着葫芦丝,按照曲谱,手指反复接孔,娇娇经常练得手指酸疼难忍,功夫不负有心人,娇娇终于能快速灵活地演奏各种葫芦丝名曲,给人们带来流畅,优美动听的曲子。
娇娇说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民歌等民间曲调,最适合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和舞曲,娇娇说她第一次登台演奏了一首侗族山歌,当天籁之音从自己的葫芦丝里传出时,她仿佛看到银色的月光洒满大地,侗乡里的男女老少欢乐地唱歌,一群人围着红红的篝火载歌载舞,那场景真是美不胜收。娇娇说她最喜欢的曲目是《月光下的风尾竹》,那种浪漫,那种轻盈,如行云流水,柔情婉约。
娇娇说教孩子们学吹葫芦丝不但能陶冶美好的情操,更能开发孩子们的协调组织能力,孩子们动手动脑能力随着葫芦丝的吹奏大大增强了。娇娇是个无比热爱生活中的人。她说带给别人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
娇娇很爱美,每次上台演出前,她都要精心把自己打扮得有模有样,音乐和美是分不开的,娇娇说要把自己最美的音乐和最美的形象留给观众和舞台,娇娇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她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舞台上的光鲜和讲台上的落落大方,背后总是泪水,汗水的浇灌。每一朵鲜花盛开都要经历风霜雨雪,每一把利剑的锻造都需要千锤百炼,没有人能随便成功,只有脚踏实地一路前行,才能看到心中的最美的风景。
掌声响起来,有个吹葫芦丝的长发女人叫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