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红火火的辣椒就是一种生活的味道,一种行走江湖的味道。中国人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虽然我自己不是很酷爱辣椒,但是家里的父子俩却是无辣不欢,尤其是辣椒酱百吃不厌。于是,在暑假的尾声,我偶然在菜市遇一袋红艳艳的辣椒时,就立即提了一大袋回老家,准备发动大家的力量,来尝试做辣椒酱。
初秋的阳光带着热辣辣的味道,我把洗好的辣椒放在圆圆的盖顶上,一会儿就晾净了水分 ,带着一种阳光的的味道。伴着小院里的怒放的大丽花、朴素的菊花、馨香的桂花,整个院子里便有了一种热热闹闹的秋日精致。
我照着网上的程序,一边看着一边做。首先辣椒还需要把辣椒蒂摘掉,于是发动俩大学生也来参与劳动。看看妹妹鲜红的指甲和红火火的辣椒,是不是也相得益彰?分工明确,哥哥一边剥蒜,一边看手机,引起了大家的共同批评。婆婆听说我们做辣椒酱,大力支持,给我们炒了半瓢花生,煮了一盆黄豆。我和二嫂负责把花生皮搓去,然后负责切各种辅料。
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准备工作就绪:辣椒已经摘去蒂,切成小段;大蒜也切成蒜丁,姜切成小片;我还切上了一个西红柿来调味,花生也搓好皮。一切准备就绪。
婆婆家有一个小小的石磨,平时用来磨豆子做豆腐给我们吃,老是觉得用石磨做出来的食品要比机器做的别有风味。好像现在在市场上,标上石磨豆腐、石磨煎饼等标签的食物,更加受人们的欢迎。于是老孙开始抓紧了石磨的把手,一圈圈转动;二嫂开始用小勺子添加辣椒碎。摇磨的转一圈,二嫂就添加一勺,配合得非常默契。
随着石磨的转动,鲜红的辣椒酱慢慢地从四周流了下来,一股呛人的辣味也随之扑来。可见经历了五谷杂粮的石磨,最懂得品味,它知道细嚼慢咽才是生活的滋味。它用粗糙的磨纹将日子细细地咀嚼,慢慢地品味。
辣椒酱做好之后,老孙迫不及待地尝了尝,连声说好吃好吃。我小心翼翼地舔一下,原始味道的鲜香,充满诱惑的劲辣,如果配上一盆热气腾腾的大馒头,或者在一碗香气四溢的面条,那又何尝不是一种舌尖上的味道,一种时光沉淀的味道呢?
味道是什么?辣椒自然懂得,你我也懂的。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段风雨兼程不可或说的历程。人生中,走的路越拉越长,经的事越聚越多,光阴也就汇成了一段有关五谷杂粮的历史,一种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
我相信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段被遗忘的路程,人生的路越走越远。总有些记忆会变得模糊,变得遥远。我希望在这个暖暖的秋日的午后,在这个弥漫着桂花香气的小院子里,孩子们和家人一起亲自动手参与制作辣椒酱的过程,会永远地留在他们的记忆里。在以后他们行走江湖的过程中,在某一个孤独的时刻,能低头会想起这种辣辣的味道,或是独自低头吟时唱一首思乡的歌谣,让远行的心也温暖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