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病人去看心理医生,因为自己无法快乐
医生说:世界最有名的小丑来城里了,去看看他的表演吧,他能让所有人开心
病人说:我就是那个小丑
第一遍看DC《小丑》,是一种恐怖的感觉,不是《终结者》里那怪物打不死那种,而是因为过于真实。
这种真实感,与曾经看某一部心理犯罪连续剧时似曾相识:在一连串近乎平凡的糟糕遭遇里,我们对人物角色的细微心理变化感同身受,当人物随剧情发展走向极端时,我们认为顺理成章,且再恰当不过。
恐怖感源于:原来我们离罪恶、离极恶的深渊,可以如此之近。
“只需要糟糕的一天,最理性的人也能成为疯子。”
有不少朋友批判:这个角色完全可以有另一种选择,不一定要去犯罪;如果换到自己身上,肯定是另一种结局。
事实上,这部电影剧情安排非常严谨与细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很难会同时、接连经历到小丑所经历的所有磨难。
一、剧情:小丑的悲剧,把善良人逼疯的遭遇
没有经历,便没有发言权。如果想要批判一个角色的阴暗,请先想下自己是否曾经经历过、或能否经受住这样一连串打击:
1.在工作、生活中遭遇霸凌
混乱的哥谭市街头,充斥着混混和无所事事却充满了负能量的年轻人,亚瑟身处社会底层,为了生计每天在街头扮演小丑,跳着蹩脚舞蹈,经常是街头混混寻找开心的对象。
当那些本该还在读书的小混混,只为了好玩抢走小丑表演的广告牌时,他穿着特大号的小丑鞋拼命追赶着、叫喊着,没有一个人帮他,直到混混们跑累了,停下来,把他踩在地上,一顿痛打。
这便是电影的开场。
2.被朋友背叛
在被混混欺负后,那个表面把亚瑟当小弟的“老大哥”假意关心,给了他一把枪用以自卫。而在背后,却在他被客户投诉的时候,向老板告发他藏枪,害他彻底失去老板的信任、丢了工作。
3.被炒,失去微薄的收入来源
在小混混殴打亚瑟的时候,还敲碎了他的广告牌,老板要扣除他的薪水来赔。
因为一次在儿童医院表演时,随身带着的手枪掉出来,他被客户投诉。
加上朋友兼同事的“老大哥”向老板告发他藏枪,顺理成章的,老板炒了他。
4.一不小心“故意”杀了人
在亚瑟被炒的那天,回家的地铁上,他的癫笑又犯了,招惹到了三个穿着西装、在首富托马斯•韦恩公司上班的“精英”混混,他们对他拳打脚踢,只为了好玩。
偏偏此时他身上带了枪,那陷害他的朋友给的那把枪。
被踩在地上踢打的他,遭遇的所有不公、压抑的所有愤怒,随着火药一同喷发,枪响了。
如果打死前两个人算是自卫,第三个正在逃跑的,被他在愤怒、惊慌之中追出列出连开四枪的,绝对算是“故意”了。
5.失去了一直以来精神上的救助
亚瑟因为先天性的精神病症,和长期压抑的心理,需要定时去社区委员会(姑且叫“委员会”吧),得到义务心理医生的免费帮助,并且通过医生处方买到精神科药物。
然而政府对援助性财政的削减,让他失去了这个能提供专业救助的精神“树洞”。
没钱看病的他,没有了医生定期开的处方,不得不停了药,他的情绪失去了医生帮助与药物控制。
6.警察找上门,母亲中风住院
警察应该是排查了全市的小丑服务提供商,自然的,就找上了曾被客户投诉随身带枪的亚瑟。
警察们到亚瑟家的时候,只有他的母亲在家。警察是否对亚瑟的母亲进行了过激的盘问,在电影里无从考证,反正结果就是:小丑的母亲中风入院。
好在此时,亚瑟还有他的女朋友陪伴着。
7.第一次失去父爱
亚瑟曾梦想成为莫瑞•富兰克林那样优秀的脱口秀演员。
亚瑟观看、模仿他的每一期节目,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他。
在一次现场节目中,莫瑞更是对亚瑟说出了“要是能有个像你这样的孩子,我愿意放弃我现在拥有的一切”,小丑当场热泪盈眶,拥抱莫瑞。
不可否认,出身单亲家庭的小丑,从这个偶像的身上寄予了对缺失多年的父爱的期望。
然而,就在母亲病发入院的那个晚上,他在医院的电视上看到,莫瑞在电视节目上嘲笑他,嘲笑他的第一次失败的脱口秀表演。
这时的亚瑟,眼睛流露出恨意,他既恨莫瑞,也恨这个社会。
8.第二次失去父爱
亚瑟的母亲一直在给哥谭市的首富——托马斯•韦恩(也就是蝙蝠侠他爸)写信。从没收到过回信的她,一直没有放弃。直到有一天,亚瑟忍不住拆开的未寄出的信:原来母亲和这位大富豪有过一段恋情,亚瑟是他们的私生子。
然而,当他找到托马斯•韦恩,对方矢口否认,还告诉亚瑟:你的母亲患有幻想症,你是她领养的。
亚瑟此时歇斯底里:不承认就算了,也没有索要什么,为何要诋毁母亲和他。
亚瑟此时依旧没有死心,他在阿卡姆州立医院(在DC漫画里其实是疯人院)找到了母亲30年前的过往:就诊记录里,他不仅看到了自己的领养申请,看到了母亲的妄想症诊断书
——母亲和首富之间的恋情的确是臆想出来的,而且他的确是个被领养的孤儿。
9.失去唯一的母爱
通过就诊记录,亚瑟还看到了自己小时候被母亲的男友惨无人道的虐待,而精神病的母亲熟视无睹,造成了他的精神症状,造成了今天的他这个“怪胎”。
在这一瞬间,他再一次失去了父爱的同时,也失去了他一直以为自己拥有的、仅有的一点母爱。
看到这里,亚瑟开始癫笑,他狂笑不止,笑得喘不过气。
——母亲总是让他要笑、要给世界带来欢乐,原来只是对他精神症状的一种欺骗罢了,他一直以为自己还拥有母爱,其实他母亲根本就没能力爱过他。
10.断掉的最后一根稻草——失去“女友”
在他经受了这接连的打击后,他想起还有一个人是他能依靠的——唯一欣赏他表演才华的女友、就住在隔壁的女邻居。
当在走进女友家中,“女友”却万分惊恐的看着他,求他出去。
这时,他才发现:这个“女友”是因为自己对女邻居的暗恋幻想出来的,他从来不曾有过女友。
亚瑟回到家,彻底控制不住的癫笑起来,笑得不知道是在高兴还是在难过
——至此,他已经万分的确定,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在乎他了。
他没有什么能再失去的了。
这10下接连的打击 ,相当于10道守护着亚瑟的精神底线的防火墙,被一下子的击垮。当真的有那么一个时间,你的所有人生精神支柱被同时击垮掉,你真的能确定你不会崩溃吗?
二、心路历程:小丑的扭曲、蜕变与成形
i just hope my death make more cents than my life
——亚瑟
亚瑟,本是一个老实本分社会底层人物,文化水平的低下(剧情里他日记里有错字,不认得医院出入口)让他在职业上没什么选择,他那伴随精神病的怪戾性格使得没什么雇主肯要他,他的病症伴随的癫笑症状使他扮演小丑再合适不过。
靠着每天在各种场合扮演小丑,维持着他和中风母亲勉强温饱的生活。
然而某一天开始,这一切都被打破了。
1.企图扭转的命运,只不过是幻想
People expect you to behave as if you dont
——亚瑟
亚瑟有一个梦想:成为莫瑞•富兰克林那样的脱口秀演员:幽默、富有人格魅力而受欢迎、总能随着音乐随意起舞。他为之努力着,每天熬夜思考,寻找生活中的笑料,记录在他皱巴巴的日记本里。他不时随着音乐跳起舞,想象着自己的舞姿被人欣赏。
在第一次上台表演脱口秀,他癫笑发作说不出话来。结束后,他选择性的失忆,他幻想自己表演大获成功,他继续观看、模仿脱口秀明星们的表演,搜集着生活中那些根本不好笑的笑料,等待着他的下一次表演机会。
在被街头混混欺负后,亚瑟选择隐忍,他相信只要别再去招惹那些混混,这些都会过去。
老板丝毫没有关心被小混混痛打了的亚瑟,反而怀疑那被小混混们砸碎的广告牌,是亚瑟偷走了,亚瑟百口莫辩,在老板做出克扣工资的决定时,他脸上强堆着笑,然后在一个没人的垃圾堆里踢打垃圾来发泄。他想着:只要保住工作,努力做好下一单,他还能继续他平静的生活,继续追寻梦想,继续照顾家里那爱他、需要照顾的妈妈。
在地铁上,被三个穿西装的“精英”混混围殴时,他控制不住开枪打死了两个。第三个人仓惶逃跑时,亚瑟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下重罪,他拿起枪对着自己,但是他没有勇气扣动扳机,他对生活还抱有希望,他不希望生活以这样的悲剧收场。他幻想着能结束这一切,从头去拥有一次正面的人生,于是他追出了车厢,追近了,连开三枪。然后疯狂逃离,想从女友那得到安慰。
当他通过信件窥见母亲与首富托马斯•韦恩的私情、自己是两人的私生子时,他满怀期望找到韦恩:他终于有机会得到缺失多年的父爱,拥有巨大财富和影响力的父亲,能在生活上帮助他和他的母亲,说不定还能帮助他洗脱那无意犯下的杀人罪名...
当托马斯•韦恩矢口否认并指出亚瑟母亲患有精神病时,亚瑟变得歇斯底里,他不希望自己找到父爱的幻想再一次破灭,他还没有做好接受这现实的准备。
他没有放弃追寻父爱,跑到了阿卡姆州立医院挖掘母亲的过往,想找到自己的出生证明。
在最后万念俱灰的时候,他想找到自己的女友,找到这世界剩余给自己的最后一点温暖,想拯救自己,避免自己掉进那个万劫不复的深渊里。
亚瑟每一次被打垮,他都会去寻找他精神的下一道防火墙,想要让自己、让生活回到正轨。
在最后的希望破灭后,他只想与自己的过去彻底切断,然后重新再来。于是,他把一直以来都在欺骗他的母亲,捂死在了病床上,然后看着窗外的阳光,仿佛一场新生。
2.被命运扭曲的心灵,从顺从到拥抱,从接受到享受
I used to think that my life was a tragedy, but now i realize its a f**king comedy.
——亚瑟
人们对亚瑟一次次的误解,成了冰冷现实一次次的打脸。
当他被老板误解的时候,他用力争辩,无果,他选择到一个无人的角落发泄,而后再一次回归工作。
亚瑟在地铁上因为被穿西装的“上等人”殴打而杀人。事情很快传遍全城。权贵们站出来为受害者说话,自以为是的认为:杀人者应该是个冷血、懦弱、嫉妒他人优越的暴徒,因为怕暴露身份而选择装扮成小丑。此时的亚瑟,只对着电视报之以冷笑。
陌生人的欺凌、众人的嘲笑、朋友背叛、失业、认清自己一个亲人都没有、连女友也是幻想出来的,他知道自己逃不掉这倒霉的命运,他选择认命。
当他受到莫瑞•富兰克林邀请参加脱口秀的节目,他就计划好了:结束一直以来都在欺骗自己的母亲、结束挡在他路上的任何一个人,在舞台上说出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笑话,然后开枪自杀。
没想到,在他自杀前的最后一个笑话,上帝也不肯让他好好说完。
到此刻,他明白了:他不是被这个世界抛弃了,而是被这个世界一直不停的玩弄。
他彻底的认真不起来了。
当知道了他就是地铁杀人那个小丑,与其他人一样,莫瑞•富兰克林没有问他缘由便站在道德制高点大义凛然的斥责他。亚瑟笑着说:因为他们连歌都唱不好,所有他们得送命。
小丑的玩世不恭,在这没有人真正在意真相的世道里,就此萌发。
3.被命运的曲解和时代洪流,推上浪尖成为反面领袖
My life is nothing but a comedy.
——Joker
亚瑟本是一个底层人物,低下得不能再低下。他只想着照顾好自己和母亲,最好再能当上一个脱口秀演员。
然而,在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的哥谭市、社会底层劳动者运动频发的时代背景下,带着小丑妆的亚瑟在地铁上出于自卫杀害三个韦恩公司职员,被当成是底层劳动者反抗权贵的一场政治事件。
而后,参选市长的托马斯•韦恩在电视上,批判那些罢工闹事的人们企图不劳而获,“就像是小丑一样”。民愤群起,劳动者们带着小丑面具上街游行抗议。亚瑟地铁杀人时的小丑妆容,俨然成了一个群体的象征。
就在亚瑟准备在脱口秀节目上自杀的那天,警察因为地铁杀人案找上亚瑟,希望顺利完成自己最后一场演出的亚瑟,疯狂跑上一班即将启动的列车。恰好这天,是底层贫穷的劳动者们戴小丑面具上街暴动的日子。警察为找到亚瑟,在列车上拿枪对着“小丑”们,“小丑”们愤怒了,他们群起围攻了两个警察。亚瑟,“顺理成章”被当成了这次事件的“幕后策划者”。
最后,在舞台上一心求死的亚瑟,最后的表演却频频被莫瑞打断,他的愤怒爆发了,他喊出了自己所有的委屈和受到的不公对待,喊出了对破碎他对父爱最后幻想的托马斯•韦恩的怨恨,喊出了对莫瑞•富兰克林这拥有一切而随意批判、取乐他人的人的怨恨。然后,他把原本为自己准备的子弹“送”给了莫瑞。亚瑟喊出的心声也是很多人的心声,自然的,他在电视上的行为又一次成为了“象征”和“号召”。
暴乱的街头,戴着小丑面具的“信徒”们收到了“号召”,枪杀了带着妻儿逃窜的托马斯•韦恩(根据DC漫画设定,这位亲民的首富出行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当暴动者们,把亚瑟从警车上劫下来,围着他,把他当做领袖、当做神。
就如同之前那一连串的误会一样,没有人知道亚瑟为何会突然的大笑,托马斯•韦恩不知道他的员工在那趟地铁上做出了怎样的恶行,人们并不了解地铁上那个凶手为什么扮成小丑,“信徒”们不知道“小丑”憎恨托马斯•韦恩的真正原因。
甚至,很多小丑的“信徒”都不认识亚瑟这个人。
那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此刻,在被撞烂的警车这个舞台上,他万众瞩目,“信徒”们发自内心的崇拜他、为他欢呼。他的一举一动、他那畸形、怪异而又自我陶醉的舞蹈,都引来“信徒”们的疯狂喝彩。他意识到,也许这就是命运为自己专门安排的舞台。
当亚瑟决定拥抱自己糟糕、黑暗的命运,与命运彻底融为一体,他含着泪,用自己的血在脸上画出小丑那上扬的嘴角。
自此,小丑成了亚瑟,亚瑟成了小丑。
——End——
PS:电影只是故事,漫改电影更是虚构的故事,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小丑,哭过也好、恨过也罢,终究是心里的一道幻影。愿现实中的每一个人不需要面对这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