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叹中国文字

中国文化一直让世人惊叹,我对先祖的智慧佩服的五体投地,也暗自庆幸生于斯而长于斯。在中华文化的海洋中,我自感渺小,对名家大作常常顶礼膜拜,唯恐亵渎于它,故经常详加品读。

让我惊叹的是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悲哀的是玩文字使奸谋者。一方面,中国文字传承了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记载了先秦诸子的思想,两汉儒家的独尊,二晋之清谈玄学,南北朝鼎盛的佛教,唐诗、宋词、元曲、明理学,无不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许多人因文字而死,造成一个王朝的覆灭,又或使中国历史错失一次强盛的转折。读到这些记载,常常让人咬牙切齿、扼腕叹息。

玩文字使奸谋者,在历史上也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尽管为人不齿。赵高矫诏逼杀扶苏、蒙恬。 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因《报孙会宗书》,令“宣帝见而恶之”,而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判处杨恽腰斩。

曹魏末年,嵇康因写作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令权臣司马师“闻而恶之”,而被斩于东市。

北宋大诗人,大词人苏轼就曾因为所作的诗中,被指“包藏祸心,诽谤谩骂”,得罪当权者,被捕入狱将近五个月,罪名是包藏祸心、谤讪时政。主要的根据是《山村五绝》、《八月十五日看潮》、《和陈述古冬日牡丹》等几首诗。史称“乌台诗案”。

公元1323年(元英宗至治三年),身为高僧的宋恭帝赵㬎怀念宋朝,写了以下的诗句: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元朝皇帝看过此诗后,认为赵㬎是在“讽动江南人心”,下诏赐死赵㬎于河西。

历史到了明、清,对文化加强了控制,大兴文字狱,稍微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在这儿再不赘述。

岳飞,在中国家喻户晓,是所有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之楷模,其精忠报国之心令人肃然起敬, 他的诗词“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他的一片爱国之心,闻之令人血脉贲张,而其“迎二圣,还旧都”以字招祸,被十二道金牌召回,而屈死于风波亭。

历朝以文获罪或被玩文字者谋害者不胜枚举。在历史长河中,随中华文化默默前行。许多人的罢黜和屈死让人痛惜不已。时至今日,我虔诚祈求,愿汉人所致者,虽远必说汉话,后世子孙敬祖宗而重国学,拜读经典,掩卷只有豪气而无悲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次去江城的心情都不太一样,喜欢抑或讨厌都改变不了和这座城市的各种交集,又或许余生都得生活、奋斗于此,既熟悉又陌生...
    马搭角阅读 212评论 0 0
  • 微博:@亲爱的歆怡同学YIYI 来自太阳星的小少女 ✨媒体签约作者❤️ 记者 ■恋江南 文发于浙江《今日早报》 ...
    亲爱的歆怡同学YIYI阅读 405评论 0 1
  • 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每个汗毛孔,血管,皮肤上的每条细纹都在扭动,扩张,呈现不同的亦或有规律的,肆意的,甚至有些恶心。
    坂田子阅读 558评论 0 0
  • 在这个父亲节临近结尾时,我被一句称呼再次感动。 下午跟几位歌友在江边唱歌,我唱了一首《没那么简单》,歌友老仇等我唱...
    Angel刘咏霞阅读 174评论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