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锦鲤红红,一个90后专注个人成长,聊聊育儿,喜欢分享写作的二胎宝妈。
现在特别流行一个词叫“断亲模式”,就是拒绝在逢年过节各种聚会去走亲戚或者参加亲戚聚会,主要不想和他们有各种尬聊,不想所谓的被“教训”被询问。有人说这种走亲戚模式会不会在90后这一代终止?
其实并不是现在年轻人不愿走亲戚,是真的不熟啊,父母至少和他们的兄弟姐妹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隔辈的我们与那些表兄弟姐妹因为出生生长环境不同,接触事物不同,想法性格都不同,说是有血缘关系,实则各种联系方式也没有,一年到头都是各忙各的,每年见一面,那一面就两句话“某某某,新年快乐”“要走啦,慢走哦”。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到。今年特殊情况,我们家某个亲戚喊提前团年,父母辈爷爷奶奶辈坐一桌,有说有笑热闹非凡,一会互相敬酒一会新年问候,一会回忆过往美好一会哼唱几句小曲。对比看我们晚辈娃娃辈的这一桌,表兄弟姐妹之间没有一句闲聊没有一点互动,都是各自和自己娃娃聊天夹菜,偶尔回应下长辈那桌的话语,显得无比尴尬冷清无聊,想聊点什么又觉得没必要。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啊,不是我们冷漠无情,是真的不熟。“互相不了解没有感情没有帮忙,和他们坐在一起还没有和真正陌生人拼一桌坐得自在自然。”我心里嘀咕着。
可为什么父母会特别激动特别重视呢?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催我们,想早点出发见亲戚。这时突然听到几个长辈在那感叹:“大人们老了,小孩子都长大了,还是要多走动,要不然以后娃娃们都不认识自己的兄弟姐妹呢”。一下有点触动,好像明白了父母为什么那么喜欢走亲戚。此刻自觉拿起酒杯喊着老公孩子,像父母一样向那些长辈们问候,不过这次是自愿的真心的。
亲戚从字面上解释,亲,是指因血缘关系而亲近的人,戚,是指因婚姻关系而产生关联的人。走亲戚的意义:
1.家庭团聚:走亲戚的过程就是亲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家庭和谐的力量和温暖。
2.文化的传承:在拜访亲戚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家族的历史和传统,感受到家教家风文化的厚重和魅力。这些传统习俗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传承。
3.表达祝福:人们互相表达新年的祝福。在拜访长辈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子孙的关爱和期待。
……
当然品尝美食也是一项重要事情,哈哈哈。这些美食往往独具特色、让“家味无穷”,品味的是美食,联络的是情感,享受的生活,畅谈的是人生。
家和万事兴,愿大家逢年过节聚会时放下手机,举起酒杯,多和亲戚走动走动,感情就是走动出来的,重拾亲情的温暖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