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人陆游讲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大概意思是说诗的好坏在于思想。
水稻种植专家袁隆平今年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学术带头人不是培养出来的,我想袁老表达的也有思想二字。
诗,是一优美的文体,从古至今的诗如没有生涩难识的偏字及变异的发音,我们都会领略字里行间的美,虽也久远,貌似眼前。
现在人行色匆匆,诗就宛若路边的花,你我他(她)都从这里走过,所不同的你是开车路过,他是骑车通过,而我是步行经过,事实告诉我们诗一直都在,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发现它的存在。
从诗经到现代,中国的诗源远流长,最有名的当数唐诗,因为有一个朝代的文人经过两三个世纪的打磨才成气候,于是从黄口小儿开始,我们就一代代的背诵,直到今日书声朗朗中仍少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渐渐地,诗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在感受阳光的同时也升华了自己的境界,这也许是人们喜欢诗的缘故。
诗,是一种境界,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我们之所以能被诗所感化,也是缘于它的导向与正能量。
诗,一种长短句,尤其是翻译过来的诗,但就是那寥寥几行文字,却能道出辛苦甘甜,予人以所需要的精神慰籍。
诗,雅致,所以写诗要郑重其事,甚至于熏香净手有等等规矩,诵读,也是不能轻慢的,往往要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的去吟,究其原因,因为它雅。
诗言志,词言情,从长短句角度考量,词亦是诗,只不过词开始仅是文人的私房菜,厅堂之上皆诗之铿锵。
规矩越多,越难成诗,反不如小学生断开几个句子来的生动。
朗朗上口未必入得骚人眼,太过雅致泥腿子又坠云雾中,但脍炙人口者皆为上品没有丝毫争议。《暗香巯影》识其精妙者有几,《大江东去》不知者不多;《滕王阁序》洋洋洒洒气象万千,《岳阳楼记》大气磅礴世人景仰;同样一篇《卜算子·咏梅》,一人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人道,“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诗,一种别样的思考,诗,一场精彩的演说,说其别样,在于它的架构新颖,言其精彩,因为它浓缩了语言的精华。不同的架构肯定有别样的语言,新旧体诗肯定绽放不一样的芬芳,其精彩的表述也必然凝成不一样的国之精粹。
诗,绝非是语言的断句,小学生之所以能写好…那是孩子们没有顾及心地纯净。太多的技巧凝练不出旷世大作,伟大的思想方能孕育出不朽的章华。
当人们将浮华追求到极致,诗与远方竞相成为追索的港湾,但却又觉得是那样的遥不可及。是时代改变了我们,还是浮华拉远了与港湾的距离,一边繁华似锦,一边绿草茵茵……
诗和远方洗不掉心灵的铅华,诗和远方只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与追求,没有思想写不出好诗,没有态度怎言目标通达,正如陆游和袁隆平讲的那样,诗不是写出来的,是用生命的态度锤炼出来的,精英不是培养出来的,是靠理想之火叠加铸就而成的。
眼下浓雾厚霾已笼罩从黑龙江到陕西河南山东的大片土地,京津冀更是重中之重,登高望远,传统的一切都不复存在,而在这个时候谈诗与远方,可谓别有洞天,人不可无方向,天不能少境界,灰霾下,我们要保持定力,晨曦的小路通向远方!
图片引用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