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学习了表达的PERP结构,最近对这个结构进行刻意练习。
观点(P):鲜明、直接、能引起对方注意
原因(E):支持观点的分论点
案例(R):支持论点,空口无凭
结论(P):总结升华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
我要说什么?
我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
不信,给你举例说明一下。
怎么样,我没说错吧!
㈠
观点:对目标进行分解才能更好达成
原因:
1.不分解目标我们容易被困难吓到
2.分解能让目标难度看上去降低
3.分解能让自己对目标更有掌控力
案例
很多人看到别人一年读50本书表示非常羡慕。
但同时他又感觉这太难了,自己根本做不到。
读50本书看上去的确不易,但如果把它进行分解呢?
50本书,平均到每个月,就是每月读4本,再平均到每个星期,就是每个星期读一本。
假如读一本书花的时间是3个小时,那么每天读半小时就可以一年完成50本书的阅读目标。
从一年50本,到每天阅读30分钟,你觉得哪个更容易达成。
目标分解后,看上去难度就降低了。
而且每天读30分钟,这让你感觉自己对目标有更强掌控力,所以更有意愿去执行。
因此,当你有大目标时,一定要学会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最好能落实到每天,这样你也可以称为行动力强、使命必达的人。
(二)
观点:利用碎片化时间能让你高效
原因:人们的碎片化时间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合理利用会导致生活和工作低效率。
举例: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5-10分钟就能做完的事。
比如打个电话、取个快递、打印一份文件、整理书桌等。
这些事很简单,看上去非常不重要,所以经常被大家忽略。
忽略的后果是,小事堆积在一起,让你感觉自己有很多事没做,内心焦虑。
焦虑让人拖延,拖延使效率低下。
我们每天都有很多5-10分钟的碎片化时间。
如果能利用这些碎片化时间处理小事,我们的效率会更高。
结论:
找到你的碎片化时间,再列一个碎片化时间处理事件清单,你会发现生活瞬间变得高效。
(三)
观点:完成目标是一种习惯
原因:
1.完成目标的人能持续完成目标。
2.不能完成目标的人总是完不成目标。
案例:
在销售团队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完成目标的总是某个团队或者某个人。
当一个人能持续6个月完成目标,你就能对他的业绩放心。
同样,如果一个人有大部分时间不能完成业绩目标,基本上他就应该淘汰了。
完成目标和完不成目标的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不是智力上的差异,而是习惯上的差距。
完成目标者的思维习惯是这样的:完成目标是应该的,是必须的,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都要完成。
他们的注意力都在目标上。
完不成目标的人,眼里都是困难和障碍。
结论:
培养习惯非常重要,把注意力放在目标上,持续达成目标后,你也可成为行动力高手。
(四)
观点:人善于给自己找理由
原因:
因为我们想掩盖自己的弱点和问题。
案例:
昨天老师讲了一个PREP的逻辑结构。
群里有人说:我英文不好,有点搞不清顺序。
看上去确实是这样,英语不好的人很难短时间理解。
其实,我的英语不好。
但仔细一想,这可以成为搞不清结构顺序的理由吗?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决方案?
当然不能!
搞不清顺序,主要原因是不够熟练。
要让自己熟练,有个最简单的方法,抄10遍是就能记清楚,如果还不行,20遍呢?
所以,用英文不好来解释自己的问题,是我们为了逃避努力给自己找的理由。
结论:
一件事情没做好,我们第一反应是找理由,但这样下去很难成长。如果第一时间思考,有哪些部分是自己可以努力改变的,我们会成长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