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
说到摇滚音乐,在我们国内,70后,80后可能会想到崔健,想到零点,想到黒豹,90后和00后的朋友可能会想到汪峰,喜欢英文歌的朋友可能会想到披头士和MJ,但是在香港,有一支我们很多朋友都非常喜欢的本地摇滚乐队,他们成立于80年代初期,在90年代到达影响力的巅峰,2005年宣布解散各自单飞发展后,这种影响力还有增无减,现在一些00后的弟弟妹妹也开始听他们的歌,他们就是beyond乐队,组成于1983年,大家比较熟悉的成员包括已故的主唱黄家驹,
四子时代
吉它手黄贯中,贝斯手黄家强,鼓手叶世荣,1993年6月主唱黄家驹意外去世后,乐队以三人姿态出现,2005年宣布解散后各自单飞发展。
2005年告别演唱会
我想问一下,有没有哪位朋友第一次听他们的歌是透过视频来听的。如果有,你应该是个00后,我相信大部分8090后的朋友都会见过这个
磁带时代
在整个90年代,音乐是透过磁带传播的,到了后面,有了VCD和DVD,我们有了光碟,其实在磁带和光碟之间,还有一个短暂录像带时期,我记得那时候我在上中学,周末经常翻墙出去看录像,我记得有一个录像厅,在电影开始前经常会播放beyond的演唱会。我为了看这个演唱会片段,就算不喜欢看后面的电影,也会买票进去。在互联网时代,这种行为是相当不可思议的,现在只要你想看,不管是文字,音频 ,视频,网上都可以找到,在关于beyond的所有的报道中,我认为相对比较客观的要数《三联生活周刊》的一个专题报道。他们把beyond的歌曲比喻为撒了一点人文作料的心灵鸡汤。这话有一定道理,同时我也觉得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值得很多摇滚乐队学习的一点是,他们流行和摇滚之间,或者说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开启了一个摇滚音乐的流行时代,在这个过程中,黄家驹的角色就相当于东北二人转中的赵本山,把一些大众短时间内难以接受的摇滚元素过滤掉,让这种加入了流行元素的摇滚音乐走进大众视线。
光辉岁月
最后,如果抛开音乐和市场,beyond代表的其实是一种精神,一种坚持自我,超越自我,永不放弃的精神,在他们二十二年的摇滚生涯中,从早期的《永远等待》《再见理想》到颠峰时期的《光辉岁月》《海阔天空》再到后面的《抗战二十年》这一路上这些歌大部分都是反映他们当时当地的所做所想,这一点在流行文化泛滥的中国乐坛是非常难得可贵的。
beyond
在beyond三人当中,我最佩服的是鼓手叶世荣,1999年底,beyond乐队宣布暂时解散后,已经38岁,性格内向最不被看好的叶世荣开始了艰难的转型,为了得到更多的现场演唱经验,他只身一人拿了一把吉它到了深圳,放下自己的身段,以一个新人的姿态,不管场子大小,不管有没有报酬都去演唱,目的只有一个,积累现场演唱经验。
鼓手叶世荣
今年是2017年,他已经54岁了,还活跃在摇滚第一线,到处巡演,做推广和培养新人,这份精神,已经超越了音乐层面。
叶世荣
他的这些经历深深触动了我,我想到我自己,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只身一人来到广州,在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的讲台上,为了提升自己,在各个俱乐部之间奔走的日子,每当我感到徬徨的时候我总想到他。我想我们每个人也一样,不管你是个摇滚巨星还是个普通人,在追梦的路上都一样有挑战,不管你年龄有多大,不管你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只要你有这种打不死,永不放弃的摇滚精神,一定会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