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忘了什么地方,只记得一泓广袤的碧绿闪光的草坪以及甜美的她:及地长裙,及腰长发。忽而侧过脸笑,说“拍这个角度”。忽而转身跑几步招呼“帮我从这里拍。”这样那样变换着姿态,美滋滋地央人给她拍照。那时的天是这样蓝,阳光是这般温煦,空气清澈透明,草上的南泉就是个臭美的小女子,与欧美人常用的词——甜心,最般配。
那几日,我们经常叽叽咕咕穿什么风格的衣服,用什么颜色的口红,吃什么口味零食,最严肃的话题也不过对英国的历史文化来番蜻蜓点水,还有故作深沉的嫌疑。尽显工作状态下,难得触及的碎碎念。
一上班,画风突变,她复归总裁身份,话题也只绕着工作、哲学、艺术、宗教、文学转。是日闲叙,她说“人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forget and forgive 忘记和原谅”。我的脑海里跳出英国草坪上摆pose的她,那枚洗净铅华的甜心,豁然了悟她如何在率领企业闯荡的同时,从未将初心失落,秘诀之一“忘记和原谅”。
“忘记和原谅是每个人都该具备的理性品质。”她早已努力去做到忘记伤害无奈委屈不公,原谅他人的错更原谅自己的错,把所有确认为无意义的碎片,定期从灵魂中清理掉,留下了本真本源。于是,无论经历了什么,负荷多重的担子,她的身心灵依旧美若赤子。
佛言“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分离、怨憎会”,其实敏感超常的她对所谓人生七苦的感知更切更强。那些苍茫的历练:如不得不独自扛下的怆然时刻,“不能饮不可饮也要拼却的一醉”,种种不可避免的与伤害的正面交锋,怎么办?还有总有些不公平不合理却理直气壮地存在着,你坚定地认为你对,他人做的不对,而事态恰恰并不朝着你的方向发展,怎么办?以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旦察觉了自己的过失,知道做错了却无力补救,亦或没有机会重来,自责懊悔无解,不接受自己,又怎么办?
她说明天总是如期而至,人总是要走下去,没有快进键助你逃离,又没有暂停键帮你回避,所有的“怎么办”,唯有靠自己解题,不妨试试忘记和原谅吧。南泉通过阅读以及反思,将灵魂的内存充满,早晨起来睁开眼睛,她的第一念头是昨天读了什么书,获得哪些启示,强制大脑转入阅读背诵频道。然后,她会经常回到这个空间,里面都是喜欢的东西,自然把很多不如意忘记了。所以“忘记”,不是要把什么丢了,而是要让大脑装满什么,自然替换。
她说大部分的不公平不合理,都是简单从一个角度或者一个方面去判断,坚定的自以为是或自以为不是,容易沦陷于委屈不公平的哀怨里,又无力改变,玻璃心可不碎成一地。既然对方那样做,一定是认为他就应该那样做,如果不应该他就不会那样,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必定有其充分的理由,若不认同他,原谅是最好的办法。原谅其实是和自己和他人和社会达成了和解。
英吉利海峡有个宁静的小岛——根西,二战期间被德军占领。当地几个居民,为了避开德军的迫害,急中生智组了个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读书会。在残酷的环境里,阅读庇护了他们并点亮了他们黑暗绝望的日子。读书会的创意人美丽善良的女郎伊莉萨白,爱上了一位年轻德国军官,受到严厉指责,导致年轻军官被逐出小岛,随战舰没入大西洋。几年后,伊莉萨白留下女儿,死在纳粹的集中营。战争结束后,来自伦敦的女作家朱莉叶带着失去父母的创伤踏上小岛,走入读书会。
这是电影《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讲述的故事。影片中一群经历了战争苦难的人,像蚌壳一样,把痛苦一层层裹住,终因朱莉叶的闯入,心里的痂被一层层撕开。
无法消除那创痕的存在
于是,用温热的泪液
你将昔日层层包裹起来
那记忆却在你怀中日渐
晶莹光耀
每一转侧
都来触到痛处
……
因书结缘,他们一起阅读,而阅读将勇气注入他们的心灵,他们相互扶持挣扎着用力去忘记和原谅,忘记失去亲人的痛,原谅曾经的伤害,最终他们与仇恨也达成和解,片尾翠绿的草再度生机勃勃地长满小岛,幸福回到了他们身上。
当银幕上美丽的伊莉萨白脱口而出“读书会”时,南泉回头,我们会心一笑。不约而同想起,七年前,国内的读书市场还冷清着,她却"不合时宜"地创意并亲力亲为办起了公益读书会,因为“读书改变了我的人生,希望通过阅读推广,去影响更多的人。”坚持至今,一如初衷,读书会的润物细无声效应源源发散着。这部不期而遇的影片,仿佛与她不谋而合:因阅读而灵魂充实,借以抵达“忘记”与“原谅”之境。
如果,由战争强加的深痛锐利巨大的创伤,都能够被人类忘记和原谅,继而让自己被幸福覆盖。那么和平的天空下,我们不是更有能力,去忘记和原谅不可避免不得不面对注定必须经历的伤害吗?
“让伤害和遗憾过去,只留下那些最温暖的瞬间,让他们融入血肉,成长为在心底的力量。”通往幸福的重要途径之一:forget and forgive忘记和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