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娱乐至死》是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的关于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过程的著作,同时也是他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全书分为十一章节,描述了美国社会从印刷时代到电视时代所产生的变化,展现出公共话语权从一开始的理性有逻辑,逐渐向脱离语境,碎片化,失去自我思考的娱乐形式转变的过程。与其他的专业类书籍相比,作者在写作时运用大量的案例,用事实对自己的观点加以阐释,引用许多知名学者的观点并将其加以升华,使全书有理有据,对读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正文大体分为十一章,前四章分别为“媒介即隐喻”“媒介及认识论”“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指出媒介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信息或内容在没有媒介的世界中无法存在,即如果没有用来宣传它们的技术,这些信息就不能作为文化存在。直到当今社会一直如此,科技日益发达,我们通过各类媒介获取信息,媒介作为连接内容和受众的渠道,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或缺的。
“媒介即认识”中,作者运用口头叙述突出了印刷品时代,白纸黑字传达内容的客观性与权威性,认为印刷制品传播了“真理与智慧”。也从侧面反映出娱乐时代图像、声音的介入使文字的地位大大降低。
第二篇幅中主要就电视占据人们的生活后,所带来的一系列改变。电视的性质是娱乐性,受众观看电视时不需要思考,且各种情绪会跟随电视节目的切换而失去延续性,以至于没有时间对内容进行消化与思考,变成纯粹的娱乐活动。而其中最为严肃的新闻节目,也因其呈现方式,使人们逐渐失去了辨别信息的能力。“电视中表现的世界成了这个世界应该如何存在的模型。娱乐不仅仅在电视上成为所有话语的象征,在电视下这种象征仍然统治着一切。”
在最后一章“赫胥黎的警告”中,作者表示我们无法完全放弃电视,放弃一切娱乐,若要对媒介取得一定程度的控制,需要我们意识到信息的结构与效应,“消除对媒体的神秘感”。这种要求放到当今社会依然有深刻的意义,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失去思考的能力,随波逐流,在电视、电脑、手机前挥舞着拳头大声叫喊。认识媒介,树立良好的媒介意识,才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思维,独立于娱乐之外仍保持清醒,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为什么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