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遇见他那年,我十五岁。
教室外的阳光透过梧桐树的绿叶稀稀疏疏地洒在你的头发上,你安静地看着书,一阵清风袭来,叶子哗哗作响,你的鼻翼闪着光。
你说你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待着,什么也不做,问我懂不懂,我点了点头,于是我满世界地找理由向你借橡皮、铅笔、习题册,你只笑笑,却也从不恼。
你说你喜欢漫步在雨中,看人们相互追赶,于是放寒假那天我送了你一把伞,叮嘱你出门记得要带伞,感冒了要喝感冒灵。
你说你喜欢许嵩的歌,问我知不知道到他,我摇了摇头,说不喜欢非主流。你说你喜欢《清明雨上》,于是我周末躺在床上借同学的随身听循环了一下午。
你不喜欢穿白衬衫,每天罩着一件宽松的校服,于是我高中三年很少买新衣服,因为和你一起穿校服的感觉很棒。
二
下着雨的周末,我早早的到了教室自习,你湿漉漉地跑进来,对我说就知道你在。我问你怎么没带伞,淋成这样可一点不浪漫。你一边甩着身上的雨,笑着说,出门的时候天还晴着呢,一边小心翼翼地放下书包,从笔盒里拿出一株四叶草,递给了我。又惊又喜的我问你怎么找到的,我找过好多次都没找到过。你只说,别丢啊。
课间十分钟,你问我认不认识杨小可,我说谁啊,没听说过。你从桌箱里摸出一个笔记本,说看完这本小说你就认识了。从此,我又知道了你情史单一且专一,文笔清新又忧伤,也知道了杨小可好像不止存在于你的小说里。
后来,班级座位每周大调动,我们总在前后桌徘徊,却再也没有坐在一起。我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总是暗暗期待,却难逃失望,经常望着你的后脑勺发呆。
我也偶尔会看到“杨小可”,因为她跟你在一起时,我能感觉到你很害羞,我很希望你们的关系只是朋友,所以安慰自己无所谓。
朋友问我你是不是不喜欢笑,不喜欢说话。我说应该是吧,脑海里浮现的是你上课递来的字条和无可奈何的笑容。那年,我十七岁,我以为你的世界因为我的不存在有着一点点的不一样。
三
桌子上的书越来越高,你在哪我也每天刻意寻找。天空被乌云占据着,灰蒙蒙的天空透不出一丝光线,混沌得像盘古时代。
世界变得越来越安静,匆忙得连呼吸都有点急促。我们还是会遇见,只是你的眼角多了些许局促与不安,我们颔首笑着路过却再也没有问候。
快乐会有节点,悲伤亦有尽头。我知道人不可能拥有所有的美好,但要相信未来会更好。高考结束后还有四个月就十八岁了,我果断地离开了这座城市,一座贴在我身上,像是标签似的城市。
最后一次见你,阳光还是如初见你般那样好,只是没有风,晒在脸上觉得生疼。我看见迎面你越来越清晰的轮廓,忍不住鼻子一酸,转过脸去。我喜欢了三年,到最后却像逃兵似的没有勇气再多看你一眼,抱你一下,说一句再见。
四
温文儒尔的南方让我渐渐习惯了慢生活,生活还在继续,回忆从不停歇。我以为我忘了你,想起你时只是一个名字,但我觉得这个世界充斥着你的一切,声音,步伐,衣服,回过神来却都不是你。
午睡的时候耳朵里还插着耳机,随机播放的一首《清明雨上》赶走了所有的睡意,我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别过头,泪水流过脸颊无声地落在枕头上。
我一直觉得你也喜欢我,只是没说出来,至少二十岁之前的我是那样相信的。可转念一想,既然爱,有什么放不开,如果爱,为何不说出来。
我偶尔还是会看到你的消息,你去爬长城了,你去骑行了,你好像离我越来越远了。可笑二十岁的自己硬生生把自欺欺人美化成两厢情愿的一方背叛。
尾声
失去你后,我无时无刻不在想,自己揪住不放的究竟是爱还是你?你给了我爱,我爱的是你。后来的后来,我发现这些都不对,或许我根本就没有喜欢过你,我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幻想里,那些在我眼里充满爱意的一举一动,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交流的频调。因为每每想起你,那个夏天,那片阳光,还有短发的自己都不约而至,原来我忘不掉的不是你,是那个时候青涩的年纪和渴望有人爱还会爱别人的自己。一直以来,是我错把青春套上爱情的外衣,看不清自己,错过了你。
二十岁生日那天,我说我喜欢你,你说你知道;我说我希望你过得很好,你说谢谢你;我问你有没有一点喜欢过我,你只说:我欠你一句对不起。
我的世界被自己蒙蔽,我占有着你却看不清你。谢谢你,让我成为我,也谢谢你,芬芳了我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