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规律的生活时,我们在讲些什么?

毕业后,我有小半年没认真且畅快地跑步了。前段时间准备回家的行李时,特意塞上了跑鞋和秋冬的运动衣。回到家后的那天晚上,迫不及待在家里简单做了热身便下楼,在小区一(qi)鼓(chuan)作(xu)气(xu)跑了3公里。

之后的几天,和爸爸一起每日3公里起步,也渐渐找回了以前随便跑10公里的自己。

昨晚重新拿起《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我们知道,那位在长达四分之一的世纪里,日日都坚持跑步的村上春树,从日本跑到希腊马拉松长跑古道。持续二十多年来,他每天写作4小时,跑步10公里。

还在上大学的时候,一段时间非常喜欢村上春树的文字。也逐渐从这么多作品里发现,他很喜欢写一种人,有时候是故事的男主,有时候是配角。他们极度自律,甚至到淡泊欲望的程度。

村上会着重描绘他们的生活,却很少描绘他们的欲望。他们没有原罪的束缚,没有妒忌、愤怒、哀愁、痛苦等人性表现。丑恶的人性与他们沾不上边。他们对世事不那么强求,多是随缘随性而为。

他们会把生活收拾得整整齐齐。会认真地做饭吃饭,认真地打扫屋子,认真地运动……他们对生活的琐事都事必躬亲,认真对待。

村上去年《刺杀骑士团长》里面的免色也是这么一种人。他没有工作,独守着一个大房子,他每天九点都会出现在洗衣房洗衣服,然后去健身房听着古典音乐运动,到了傍晚,就练练肖邦的钢琴曲。他的车永远都被擦得干干净净,他的房子一尘不染,衣物也被他分类叠得整整齐齐。

如果我们在家没有事做,我们会做什么?我们能静下心来做一顿好菜,或者收拾房子或者洗车吗?收拾了还会弄乱,车洗了还会脏,我们也许会这么觉得。但他们已经把规律生活,当成生命的一部分,是一种习惯。

懒,无力。我们躲在浩荡的网络洪流下,“安逸”地生活,是否真的快乐?是不是不去想一些东西,那些东西就不存在呢?

苟且地生活,饥一顿饱一顿,熬着不必要的夜。日子似乎充实,但内心却空虚苦闷,真的快乐吗?

反思自己的生活的时候,脑里不自觉浮起村上笔下的人物,在恭恭敬敬地切着西兰花,准备着今晚的沙律。

时常会有不自律的时候,处于和拖延症打拉锯战的过程中,现实就会随时打脸。

我发现自己一旦偏离规律的生活,比如偶然一次颠倒作息,追剧的优先级超过了写字。就会处于房间脏乱、工作停滞、饮食不规律、衣服攒着没洗就没衣服出街的困境里。

如果我保持规律的生活,这一周就会过得有条不紊。

能够拥有清晰的时间安排让我觉得特别的如释重负。

在这个大环境里,太容易被周边的人影响了,盲目追寻别人的脚步是我们的通病。可一旦意识到你身处的群体并没有什么人什么事很重要时,还是应该多关注自己的内心。

大多数时候,我认为自己还算是一个比较勤奋的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感到自己在基础上比别人差很多;更不用说基础之外的很多方面,如心智、悟性),但现在开始感觉到:“比较勤奋”这一理解其实更像是一种假象,自欺,自我安慰。

这种自我理解基本上建立在状态好、动力足、读书和思考都非常认真的时刻。

但很不幸,在状态时好时坏的波动中,不怎么勤奋、效率不怎么高的时刻可能更多。

而且常常伴随着难以摆脱的挫败感——例如感觉自己忙忙碌碌而无所长进,回头反思时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想“摆脱焦虑”,可这么久了,也没完全摆脱掉。或许我们应该想办法如何“与焦虑和平共处”。

所以,一种更可取的状态也许是:规律的生活,稳定的心态,合理区分工作-生活时间,保持一种不必强度很高但平稳连续的读书-写作-学习-想问题的状态。

二十岁出头的年纪,身边的朋友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推崇规律的生活,和她们聊天基本都会回归到:只有过有规律的生活,才会让自己越来越好。另一类讲究怎么开心怎么来,随性而为。

这两种生活态度,都没有毛病。可当态度与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了分歧后,问题就来了。

二十多岁就患上各种中老年病的年轻人还真不少。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糖尿病、前列腺炎…… 

大家心里都很慌,毕竟才几岁啊。以前聚在一起各种火锅烤串啤酒,现在抱着怕死也死不起的心态,开始交流如何规律、健康地生活。

可真正谈到规律的生活,我首先想到的,不是流行于朋友圈里的养生保健文章、也不是吃各种进口的保健品、“保温杯里泡枸杞”…… 而是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能够把生活收拾地整整齐齐的村上先生书里的人物,包括他自己。

有人说,年纪轻轻就循规蹈矩过上规律的生活,人生会不会少了很多乐趣?他们觉得,规律的生活会让人生少了乐趣,大概是觉得周而复始的重复,让生活显得枯燥乏味,就像我们常常吐槽的几点一线的生活状态。

可我只想反问一句:你想要的生活乐趣,不规律的生活着就能获得了吗?这个锅“规律的生活”是不背的。

当我们谈论规律的生活时,我们在讲些什么?

我们在谈论一个人的生活是否规律时,主要是在讲些什么呢?我想是包含一些要素的,比如——

准时睡觉,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每日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体能;

有效地完成工作,能够劳逸结合。

早在《黄帝内经》里,便讲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修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在妈妈的一堆养生书里偶然看到的)。

意在告诉我们,古今中外,健康长寿者养生之道千差万别,但有规律的生活却是共同的。

也许,我们应该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早起早睡,最起码做到不熬夜吧;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而不是沉迷于保健品的买买买;作息上不能颠倒白天昼夜,饮食上要顺应季节、结合自身的体质,不应该挑食。(少喝奶茶啊**)

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生活都不规律,作息时间昼夜颠倒,还经常熬夜看电影、打游戏、吃夜宵,使生物钟混乱,导致病弱、早衰。

生活方式病的实质便是生活习惯病。

所以啊,选不选择过有规律的生活就得看自己了,半夜还要不要起来嗨自己决定吧。月儿要去吃午饭了,明天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