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从来都不吝啬。一如既往地坦露万紫千红争奇斗艳。让人不得不感叹春天真是个美好无私的季节。
然而万事总有违和感。比如今天早上的心情就很薄春天的面子。煞了春天的风景。
事情的起因是最近酒店来了几个大的旅行团。生意一下子好到爆。早餐供应节奏有点捉襟见肘。出于充分满足客人需求的考虑我就建议点心领班适当做一点调整——主要就是近期多备些节省时间的套餐品种。
然而领班不假思索地回了一句:只要你不偷懒就不会出现问题。当时我那种被人误解而又无法言语的委屈就像一个遇到一颗火星就要爆炸的情绪包。“放屁”!我愤怒地回敬道。大慨过了两三秒钟,理智还是战胜了情绪——在工作中同事之间的误解在所难免。如果为这样的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再多费口舌,去争辩,去解释无疑是与解决问题的初衷背道而驰的。怎样安抚对方情绪让她冷静回到事件本身是处理好问题的第一步。
老lu,你冷静点了吗?我说。
我没办法冷静。我还是那句话,你不服去和厨师长说好了。老卢还在偏执的情绪里面,忿忿地说。
我知道在这样僵持下去也不会有双方想要的结果。刚好也到了吃饭的时间。
吃完饭我把当时的过程又挼了一遍。得到的收获就是关于争论的双方,无论一方有多么充分的理由都不能影响和改变沉浸在偏执情绪里的那个人。所以我们就不能因为别人的小格局而产生与对方一样的情绪节奏,也不要因为别人的误解而忿懑委屈,更不要因为别人有意无意设下的障碍而偏离正确的路线,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时间能证明一切。自己问心无愧就别去多做无谓的解释。省下美好的时间去完成美好的事情。毕竟春光灿烂不能辜负啊!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苏格拉底趟水过河,不小心,跌入了一个深坑里。他不会游泳,只好在水中一边拼命地挣扎,一边大喊“救命”。
这时,一个人正在河边钓鱼,他听到呼喊声不仅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反而收起钓鱼竿,起身就走了。
后来,多亏苏格拉底的学生及时赶到,才救了他一条命。
人们七手八脚地帮苏格拉底换掉湿衣服,异口同声地谴责那个见死不救的钓鱼人道德太低下。
过了不久,那个钓鱼人趟水过河,一不小心,也跌入了深坑里。这人同样不会游泳,只好一边拼命挣扎,一边大呼“救命”。
恰巧,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在河边散步,听到呼救声就飞跑了过去,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把那人救了上来。
等看清救上来的人的面孔,苏格拉底的学生就后悔了,说:“如果知道落水的是他,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救他的!”
苏格拉底为落水人换掉湿衣服,平静地说:“不,救他,正是我们和他的区别。”
这个故事让我学会了一个道理:如果明知自己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就不要任由情绪把自己拉低到对方的层次上。让理智的小船说翻就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