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可以说是汉传佛教中被传颂和抄写最多(没有之一)的佛经,为啥?其实原因非常直接,就是短,读完没压力,全文只有260字,但简约并不代表简单,心经可以说是般若经系列的纲领,换种说法,就是这一系列经书的内容概要和简介,短短一篇经文之内涉及了非常多的佛教概念,例如五蕴、六识、十二缘起等等,同时,心经精辟地论证了被称为‘空门’的佛教核心概念(当然就是‘空’了),确实是我等凡夫学习佛教入门知识的不二选择。
心经的背景大概是由释迦牟尼的杰出弟子舍利子(不是法身圆寂后凝炼的那个,是因为这位佛的妈妈名字叫舍利,所以叫舍利子)向观自在菩萨(也就是观音菩萨)提问,菩萨在解答过程中阐述的理论。
观自在菩萨的讲法可以分为六段:
第一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里涉及一个基本概念,五蕴,又叫五阴(色、受、想、行、识),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佛教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缘起而生,缘尽而散,本质上并没有什么独立存在的事物。
第二段,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一段名气最大(记得是电影少林寺里的台词),其实是进一步解释五蕴皆空,色代表物质,空代表虚无,两者是一体两面,其实道德经里也有类似的概念(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神奇的是,当前的物理科学研究,也在走向这个方向,当科学家把物质拆分到原子、电子,继续拆分,到基本粒子时,实验发现万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很可能是波,波为能量,并没有实体,只有波发生干涉时,波的组合才表现出粒子的形态,也就是说,我们感受到的世间万物,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其实都是能量波的组合而已,果然是色空不二,互为体相,不可单独言说的。
第三段,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声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这一段又包括了很多术语,包括六根、六尘、十八意、十二缘起、四圣谛等(可自行百度),重点在说不要执着形式和现象,因为所有的相是看起来是变的、动的,而其本体是空,空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五蕴是相,六根、六尘、无明、老死、四圣谛、智慧、得到等等同样也都是相。所以,任它是什么,都是得不到的,不能执着于任何法。
第四段,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一段的解释:正由于你内心无所求,不求得到,同时明白了其实也没什么是可以或能够得到的,你便因此能获得开悟。
第五段,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第六段,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两段一起讲,是对终极真理的评价,也是在说明为什么要证悟终极真理,最后,观自在菩萨讲了一个真言供大家吟诵。
简单记录了一下自己的学习,相信每次学习心经都会有更深的感受!